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胡氏迟客亭观诗赏析

胡氏迟客亭观诗

宋 · 宋祁
石磴松蹊自不尘,亭名迟客客回轮。
山中桂好虽留隐,岭上云多肯寄人。
梦草数残康乐夜,禊杯閒记永和春。
共游弭盖争摛藻,剩破林烟炙翠筠。

拼音版原文

shídèngsōngchéntíngmíngchíhuílún

shānzhōngguìhǎosuīliúyǐnlǐngshàngyúnduōkěnrén

mèngcǎoshùcánkāngbēixiányǒngchūn

gòngyóugàizhēngchīzǎoshènglínyānzhìcuìyún

注释

石磴:石阶。
松蹊:松针覆盖的小径。
自不尘:自然干净无尘。
迟客:迎接迟到的客人。
客回轮:客人归来时换车轮。
桂好:桂花之美。
留隐:隐居。
岭上云多:岭上的云雾多。
肯寄人:愿意赠予人。
梦草数残:梦中草木凋零。
康乐夜:康乐年间(南朝时期)的夜晚。
禊杯:修禊节的酒杯。
永和春:永和年间(东晋时期)的春天。
共游:一起游览。
弭盖:驾车。
摛藻:施展文采。
剩破林烟:打破林间的寂静。
炙翠筠:烧烤翠竹。

翻译

石阶小径铺满松针,自然洁净无尘埃,亭子的名字唤作‘迟客’,等待着归来的客人更换车轮。
山中的桂花虽然美好,但即使留下隐居,岭上的云雾却不愿赠予他人。
在康乐夜晚的梦境中,草木凋零,我们仍记得那永和春天的修禊宴饮。
一同游览时,我们驾车竞相施展文采,林间的烟雾也似乎被我们的热情烤得翠绿如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幽静的山中亭子,亭名为“迟客亭”,取意于吸引游人驻足。开篇“石磴松蹊自不尘”写出了亭子的自然景观,岩石间长满了苔藓,没有半点尘埃,显得异常清新。

紧接着,“亭名迟客客回轮”表达了诗人对这处亭子名字的赞赏,以及它吸引游人的能力。这里的“客回轮”形象地描绘了游人在此流连忘返的情景。

“山中桂好虽留隐,岭上云多肯寄人”两句则转向自然景物的美丽和深远之意。桂花代表高洁,这里用以比喻诗人希望自己的品格如同这桂花一般,即便是在隐秘之处也不失其芬芳。而“岭上云多肯寄人”则表达了山中云雾丰富,能够托载诗人的心绪。

接下来的“梦草数残康乐夜,禊杯閒记永和春”两句,是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梦草数残”可能指的是某种特定的植物,也有可能是借以表达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残缺。而“康乐夜”则是对过去安宁欢愉夜晚的回忆。紧接着,“禊杯閒记永和春”中,“禊杯”通常指的是古代清明时节饮用的酒,诗人通过这种方式纪念着过往美好的时光。

最后两句“共游弭盖争摛藻,剩破林烟炙翠筠”,则是对与朋友共同游历的回忆。这里的“弭盖”指的是山谷间的亭台,“争摛藻”则是在描述这些亭子之间竞相修建的情况。最后一句中的“剩破林烟”描绘了残留在破败林木间的烟雾,而“炙翠筠”则是对自然景色中某种植物的生动写照,增添了一份温馨与柔和。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以及人间情感的深切体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