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奉和对山僧赏析

奉和对山僧

唐 · 皇甫冉
吏散重门掩,僧来闭阁闲。
远心驰北阙,春兴寄东山。
草长风光里,莺喧静默间。
芳辰不可住,惆怅暮禽还。

注释

吏散:官吏散去。
重门:厚重的大门。
僧来:僧人来访。
闭阁闲:关闭阁门,享受清闲。
远心:思绪飘向远方。
北阙:皇宫。
春兴:春天的兴致。
东山:代指隐居的地方。
草长:草木生长。
风光:春光。
莺喧:黄莺鸣叫。
静默间:在宁静中。
芳辰:美好的时光。
不可住:无法停留。
惆怅:惆怅的心情。
暮禽还:归巢的暮鸟。

翻译

官吏散去后,重门紧闭,僧人来访时,我关闭阁门享受清闲。
我的心神飞向遥远的皇宫,春天的兴致寄托在东山之上。
草木茂盛在明媚的春光中,黄莺的鸣叫在宁静中回荡。
美好的时光无法停留,只能怀着惆怅目送归巢的暮鸟离去。

鉴赏

这首诗是皇甫冉在唐朝时期创作的,名为《奉和对山僧》。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与一位僧人相遇,对自然景观有着共同的欣赏之情。诗句构造精巧,每个字都承载着深意。

"吏散重门掩,僧来闭阁闲。" 这两句描绘出官府解散、关门的场景,同时一位僧人到来,关闭了寺庙的大门,以此表明两人各自返回平静的私人空间。

"远心驰北阙,春兴寄东山。" 这里作者的心随着遥远的北方城墙飘逸,而春天的情感则寄托于东边的山中。这两句展示了诗人的情怀与自然之美之间的联系。

"草长风光里,莺喧静默间。" 春日里的长草和微风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而鸟儿在这宁静中发出悦耳的声音。这段落强调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与诗人内心世界的和谐。

"芳辰不可住,惆怅暮禽还。" 这两句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易逝的感慨,以及对于日落时分鸟儿归巢景象所引发的情绪。这不仅是对自然界中时间流逝的一种描写,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生命无常的深刻体会。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作者与僧人共同的情感世界,以及他们对于自然之美的共同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