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宝林塔
宋末元初 · 黄庚
屹立浮图可摘星,吟边喜与客同登。
阑干六曲又六曲,梯级一层又一层。
极目江山无障碍,著身霄汉欲飞腾。
雁来疑是题名处,拂拭残碑问寺僧。
阑干六曲又六曲,梯级一层又一层。
极目江山无障碍,著身霄汉欲飞腾。
雁来疑是题名处,拂拭残碑问寺僧。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屹立:高耸。浮图:佛塔。
摘星:触碰星星。
吟边:吟诗之际。
客:客人。
阑干:栏杆。
六曲:曲折六次。
梯级:阶梯。
一层:一层层。
极目:远望。
无障碍:视野开阔。
著身:置身。
霄汉:天空。
雁来:大雁飞来。
题名处:刻名的地方。
拂拭:擦拭。
寺僧:寺庙里的僧人。
翻译
高塔直入云霄,仿佛能摘星辰,吟诗时我欢喜与友人一同攀登。曲折的栏杆盘旋六重又六重,阶梯一层接着一层无尽延伸。
放眼望去,江山壮丽无障碍,身处云端仿佛要飞翔。
大雁飞过,我怀疑这是题名的地方,擦拭残破石碑询问寺中的僧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宝林塔的壮观景象。首句"屹立浮图可摘星"形象地写出塔的高耸入云,仿佛可以触及星辰,展现了塔的雄伟气势。"吟边喜与客同登"则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一同登塔的欢愉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阑干六曲又六曲,梯级一层又一层"通过反复的数字,强调了塔阶的曲折盘旋,暗示了攀登的艰辛与乐趣。"极目江山无障碍"表达了诗人站在塔顶时视野开阔,江山美景尽收眼底的豪情。
最后一句"雁来疑是题名处,拂拭残碑问寺僧"以雁过引起对历史的遐想,想象古人可能在此题名留念,于是询问寺僧关于塔的历史和碑文的故事,增添了诗的韵味和历史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登塔的体验,融合了自然景色与人文历史,体现了宋末元初诗人黄庚的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