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新安访永宁赴会诸丈
关城风景还依旧,几见群英此胜游。
注释
涧水:山涧中的溪水。连云:仿佛与云相连。
洛流:流向洛阳。
怀山:树木似乎拥抱着山峦。
秋树:秋季的树木。
瑞光:吉祥的光芒。
浮:漂浮。
关城:边关城市。
风景:景色。
依旧:依然如故。
群英:众多杰出的人才。
胜游:美好的游览。
翻译
涧水仿佛连接着云端,向着洛阳缓缓流淌。秋天的树木怀抱着山色,祥瑞的光芒在水面浮动。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并融入个人情感的诗句。开篇“涧水连云向洛流”一句,以动人的笔触勾勒出山涧之水随着云雾一同奔腾,方向是古都洛阳,展现了大自然的磅礴气势和生机。
接着,“怀山秋树瑞光浮”则描绘出了怀山下的秋景,秋林在瑞光中仿佛浮动,让人联想到秋天的丰收与和谐之美。这里的“怀山”不仅是自然环境的写实,更寄寓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和向往。
第三句“关城风景还依旧”,则是诗人对于关城一带风光的描绘,表明尽管时间流转,但这片古老土地上的风光依然如故。这里的“关城”很可能指的是历史悠久的地方,如函谷关等,以此强调了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连续性。
最后,“几见群英此胜游”一句,诗人表达了对与友人共同游历的喜悦,以及对于那些才华横溢之人的赞赏。这里的“群英”象征着聚集在一起的智者与才子,而“此胜游”则是指这次会面被誉为难得的美好时光。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更透露出一种对于传统、历史以及人才荟萃的珍视之情。
词语解释
风景的意思:[释义](名)一定地域内由山水、花草、树木、建筑物以及某些自然现象(如雨、雪)形成的可供人观赏的景象。 [构成]并列式:风+景 [例句]风景区。(作定语)...
关城的意思:关塞上的城堡。 汉 枚乘 《上书重谏吴王》:“深壁高垒,副以关城,不如 江 淮 之险。” 宋 张先 《庆春泽》词:“愁草树依依,关城初闭。对月黄昏,角声傍烟起。” 曹靖华 《飞花集·艳艳红豆寄相思》:“悬岩万丈,耸立东西,雄伟关城,适居中央。”...
怀山的意思:(1).包围山陵。 晋 葛洪 《抱朴子·广譬》:“开源不忆仞,则无怀山之流。”参见“ 怀山襄陵 ”。(2).怀念山林。谓欲隐居避世。 明 杨慎 《升庵诗话·濂溪诗》:“今之人,口为怀山之言,暗行媚灶之计,良可恶也。”...
几见的意思:(1).谓见之不久。《诗·齐风·甫田》:“未几见兮,突而弁兮。” 郑玄 笺:“人君内善其身,外修其德,居无几何,可以立功。犹是婉孌之童子,少自脩饰,丱然而稚,见之无几何,突耳加冠为成人也。”(2).何曾见,少见。 明 高攀龙 《讲义·我未见好仁章》:“几见好富贵的都好得来,恶贫贱的都恶得去……几见有好仁而好不来,恶不仁而恶不去者。”...
涧水的意思:涧水出新安县南白石山,《山海经》曰:白石之山,惠水出于其阳,东南注于洛,涧水出于其阴,北流注于谷。世谓是山曰广阳山,水曰赤岸水,亦曰石子涧。《地理志》曰:涧水在新安县,东南入洛。是为密矣。东北流历函谷东坂东,谓之八特板。东南入于洛。孔安国曰:涧水出渑池山,今新安县西北有一水,北出渑池界,东南流径新安县,而东南流入于谷水。安国所言当斯水也。然谷水出渑池,下合涧水,得其通称,或亦指之为涧水也。并未之祥耳。今孝水东十里有水,世谓之慈涧,又谓之涧水。按《山海经》则少水也,而非涧水,盖习俗之误耳。又按河南有离山水,...
连云的意思:与天空之云相连。形容高远,众多。《文选·潘岳<秋兴赋>》:“高阁连云,阳景罕曜。” 张铣 注:“阁高故称连云。” 唐 白居易 《李白墓》诗:“ 採石 江边 李白 坟,遶田无限草连云。” 元 周霆震 《宿州歌》:“万骑连云发 蜀 都, 宿州 一掷拟摴蒲。”...
瑞光的意思:吉祥之光。 晋 王嘉 《拾遗记·方丈山》:“以龙膏为灯,光耀百里,烟色丹紫,国人望之,咸言瑞光。”《法苑珠林》卷五三:“祥应荐臻,瑞光频朗。” 宋 苏轼 《和子由中秋见月》:“明月未出羣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元 王恽 《平湖乐·寿李夫人》曲:“见説仙家旧风度。寿星图,瑞光浮动云衢婺。”...
胜游的意思:(1).快意的游览。 唐 刘禹锡 《奉和裴侍中将赴汉南留别座上诸公》:“管弦席上留高韵,山水途中入胜游。” 金 元好问 《探花词》:“美酒清歌结胜游,红衣先为渚莲愁。” 明 杨慎 《自香松堡至金龙哨》诗:“云隈月渚两风流,并马探春亦胜游。” 阿英 《盐乡杂信》十一:“觉得今日的胜游,其结果,不过是增加来日的悲痛而已。”(2).指胜游之地。 唐 韩愈 《秋字》诗:“莫以 宜春 远,江山多胜游。” 宋 张淏 《云谷杂记·艮岳》:“ 徽宗 艮岳 为胜游六七,曰 跃龙涧 、 漾春坡 、 桃花闸 、 雁池 、 迷真...
依旧的意思:◎ 依旧 yījiù[as before;still] 依然像从前一样书房的陈设依旧未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