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渡扬子江
清 · 张晋
江阔难投岸,颠风特地号。
家贫无璧马,舟小况波涛。
击楫人何在,扬帆兴亦豪。
金焦旧游处,指点两峰高。
家贫无璧马,舟小况波涛。
击楫人何在,扬帆兴亦豪。
金焦旧游处,指点两峰高。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张晋的《大风渡扬子江》描绘了诗人乘船过江时所面临的艰难险阻。首句“江阔难投岸”展现了江面宽阔,风浪汹涌,使得船只难以靠岸的场景。接着,“颠风特地号”进一步强调了狂风呼啸,仿佛特意与行船为敌。
“家贫无璧马”一句寓言般表达了诗人境遇困顿,没有像璧马(骏马)那样能帮助他顺利渡过难关,暗示了他个人的贫穷和处境的艰难。而“舟小况波涛”则直接描述了船只的脆弱和江上波涛汹涌,加重了渡江的危险。
“击楫人何在”借用典故,可能暗指古人击楫发誓的决心,但在这里诗人却自问那个能鼓舞人心、奋发向前的人在哪里,表达了孤独与无奈。然而,“扬帆兴亦豪”又透露出诗人即使面对困境,仍保持着昂扬的斗志和豪情。
最后两句“金焦旧游处,指点两峰高”,诗人回忆起过去在金山、焦山等地的游览经历,借景抒怀,以两峰的高峻形象象征自己的理想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尽管现实环境艰难,但心中仍有对美好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许。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江上的风浪和自身的困境,展现了诗人坚韧不屈的性格和对未来的积极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