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赠圆通讷禅师赏析

赠圆通讷禅师

宋 · 郭祥正
禅师古豪英,识之恨已晚。
浩气虽自充,灵标固天产。
琼枝玉府秀,春波镜湖满。
妙趣玄中玄,高谈简复简。
痊予万古病,金刀刮昏眼。
朗如秋月明,不害浮云生。
始知金仙教,六幽同一情。
一情亦何有,纷纷逐妍丑。
遂令世上人,浮沉嗟白首。
我愿卿相知,荐师为国师。
一言了万化,尧舜诚无为。
逢时扬至道,旷劫开群迷。
儒佛实皆圣,胡为相是非。
本亡末愈弱,行伪言空持。
呜呼可奈何,师也予同归。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郭祥正所作的《赠圆通讷禅师》,通过赞美禅师的高尚品德和超凡智慧,表达了对禅宗精神的深刻理解与敬仰。

诗中首先描绘了禅师的非凡气质与内在修为:“禅师古豪英,识之恨已晚。”诗人感叹自己未能早识此等高人,表达了对禅师的敬佩之情。接着,诗人以“浩气”、“灵标”、“琼枝玉府”等形象化的语言,描绘了禅师的内在精神与外在风范,展现了其超凡脱俗的境界。

“妙趣玄中玄,高谈简复简。”这两句进一步揭示了禅师的智慧与言语艺术,其谈论深奥玄妙,却又能以简洁的语言传达出深远的意境,体现了禅宗追求的简约而深刻的真理。

“痊予万古病,金刀刮昏眼。”诗人借禅师之力,仿佛能治愈世间一切病痛,清除心灵的蒙蔽,表达了对禅师智慧的极大推崇。

“朗如秋月明,不害浮云生。”禅师的智慧如同明亮的秋月,照亮人心,不会产生任何阻碍或迷惑,象征着禅宗思想的纯净与光明。

“始知金仙教,六幽同一情。”诗人领悟到禅宗教义的真谛,认识到宇宙万物之间存在着统一的情感与联系,体现了禅宗追求的和谐与统一。

“一情亦何有,纷纷逐妍丑。”诗人认为,真正的智慧在于超越表面的美丑,追求内心的平和与真实。

“遂令世上人,浮沉嗟白首。”诗人感叹世人往往在追求表面的荣华与虚名中迷失自我,而禅师的智慧能够引导人们摆脱这种困境。

“我愿卿相知,荐师为国师。”诗人表达了希望禅师能被更多人认识和尊敬的愿望,并提议禅师可以成为国家的精神领袖。

“一言了万化,尧舜诚无为。”诗人认为禅师的一句话就能洞悉万物变化,如同古代圣贤尧舜一样,无需过多的行动就能实现理想。

“逢时扬至道,旷劫开群迷。”诗人赞扬禅师在适当的时候弘扬佛法,帮助世人摆脱困惑与迷茫。

“儒佛实皆圣,胡为相是非。”诗人认为儒学与佛教都是智慧的体现,不应互相排斥,而是应该相互融合。

“本亡末愈弱,行伪言空持。”诗人批评那些只注重形式而忽视实质的行为与言论,强调了内在精神的重要性。

“呜呼可奈何,师也予同归。”诗人感慨于世事的无奈,表达了与禅师共同追求真理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对禅师的赞美与颂扬,不仅展示了禅宗思想的深邃与博大,也表达了诗人对禅师智慧的敬仰与向往。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禅宗文化中追求内心平静、洞察宇宙真理的精神内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