鲊虎行
清 · 舒位
鬼门关前人似海,猛虎捉人如捉鬼。
人鲊瓮中虎杂居,居民鲊虎如鲊鱼。
为言前宵伥鬼来,悲风萧萧林木摧。
山根旧有伏机弩,弩末不能穿虎股。
不如左手提铁叉,右手打铜鼓。
虎闻鼓声见叉影,竿尾箕晴怒而舞。
是时虎意已无人,人亦不复目有虎。
划然一啸当一叉,一叉虎口开血花。
抽叉摔虎四山响,月破风腥一虎仰。
双杖椎鼓雨点尘,沈沈九地追虎魂。
天明曳虎归茅屋,不寝其皮食其肉。
生吞活剥呼巨觥,白酒黄粱一齐熟。
我闻色变眉欲飞,是食人多毋乃肥。
彼云食虎可避瘴,未下盐豉敢相饷。
摇头谨谢阿罗汉,愿君努力加餐饭。
欣然就食甘如饴,风毛雨血忘朝饥。
吁嗟乎周处南山除一害,李广北平官不拜。
我如鸡肋感曹公,尔自彘肩壮樊哙。
歌成旷野良足豪,嚼过屠门亦称快。
慎勿消息传入城,县官来收虎皮税。
官来收税尚犹可,吏食尔虎如食菜。
尔有虎皮何处卖。
人鲊瓮中虎杂居,居民鲊虎如鲊鱼。
为言前宵伥鬼来,悲风萧萧林木摧。
山根旧有伏机弩,弩末不能穿虎股。
不如左手提铁叉,右手打铜鼓。
虎闻鼓声见叉影,竿尾箕晴怒而舞。
是时虎意已无人,人亦不复目有虎。
划然一啸当一叉,一叉虎口开血花。
抽叉摔虎四山响,月破风腥一虎仰。
双杖椎鼓雨点尘,沈沈九地追虎魂。
天明曳虎归茅屋,不寝其皮食其肉。
生吞活剥呼巨觥,白酒黄粱一齐熟。
我闻色变眉欲飞,是食人多毋乃肥。
彼云食虎可避瘴,未下盐豉敢相饷。
摇头谨谢阿罗汉,愿君努力加餐饭。
欣然就食甘如饴,风毛雨血忘朝饥。
吁嗟乎周处南山除一害,李广北平官不拜。
我如鸡肋感曹公,尔自彘肩壮樊哙。
歌成旷野良足豪,嚼过屠门亦称快。
慎勿消息传入城,县官来收虎皮税。
官来收税尚犹可,吏食尔虎如食菜。
尔有虎皮何处卖。
鉴赏
这首诗名为《鲊虎行》,作者是清代诗人舒位。诗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狩猎场景,鬼门关前人潮汹涌,如同大海,猛虎在此捕猎犹如捉鬼般凶猛。人与虎在瓮中混居,比喻人们身处险境,生活困苦。诗人提到伥鬼和悲风,增添了神秘和凄凉气氛。
诗人描述了猎人准备战斗的武器,左手铁叉,右手铜鼓,通过鼓声和叉影震慑老虎。接着,一场激烈的搏斗展开,虎被叉伤,最终被猎人制服。猎人将虎带回茅屋,甚至享用虎肉,以此表达对生活的坚韧和豪放。
然而,诗人也对这种杀虎行为有所反思,认为食虎虽能避瘴,但并非道德之举,且可能带来官府征税之苦。最后,诗人以周处除害和李广不拜官的典故,自比为鸡肋或樊哙,表达对生活的无奈和自我解嘲。
整体来看,《鲊虎行》通过独特的比喻和叙事,展现了猎虎的壮烈场面,同时也揭示了生活的艰辛和人性的复杂。诗中既有豪情,又有讽刺,体现了诗人深沉的人生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