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书三十韵
此理为方寸,此气为皮囊。
童蒙多幻想,禁欲师老庄。
愿曳涂中尾,愿避女儿香。
长识于飞理,琴瑟固天常。
春冰涣然释,倾泻如汪洋。
独有理水者,为我树高墙。
墙高不可逾,随波归于杨。
积欲难纵任,发而为乐章。
每喜诡且诞,自命疏以狂。
偶检驼庵著,一喝惊黄粱。
方知二十载,虽生不如殇。
异端亮萤火,儒宗真太阳。
溽暑诟其暴,严冬詈其凉。
嗟尔诟詈者,赖此得未亡。
遂乃志经籍,真理自然详。
孰云儒者固,日新永未央。
禁纵皆非道,知止乃云良。
良能须克复,仁者人之方。
克欲克其私,私己人必伤。
全身谓之仁,损己义所倡。
今既知仁义,又思学公羊。
公谷微言在,可溯虞与唐。
要津虽有路,中涂满沟塘。
沟壑陷我毂,塘泥沾我裳。
回驾增于邑,皓首矢芸香。
知闻非素愿,诚明是期望。
气质日以衰,心性日以强。
纷纭翳耳目,委琐劳中肠。
自有天平在,岂肯随低昂。
词语解释
不如的意思:◎ 不如 bùrú[not up to;inferior to] 表示前面提到的人或事物比不上后面所说的天时不如地利。——《孟子·公孙丑下》自以为不如。——《战国策·齐策》...
不可的意思:◎ 不可 bùkě(1) [should not]∶不可能;不可以兼与药相粘,不可取。——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2) [must not]∶决不能,必须不而势力众寡不可论。——《资治通鉴》不可一概而论(3) [simply must]∶与“非”搭配,表示必须或一定今天这个会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长物的意思:[释义](旧读zhǎnɡ wù)(名)原指多余的东西,后来也指像样儿的东西。 [构成]偏正式:长(物 [例句]身无长物。(作宾语)...
诚明的意思:至诚之心和完美的德性。语出《礼记·中庸》:“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郑玄 注:“由至诚而有明德,是圣人之性者也。” 唐 李翱 《复性书上》:“不知者谓夫子之徒不足以穷性命之道,信之者皆是也。有问於我,我以吾之所知而传焉,遂书於书,以开诚明之源。” 宋 邵雍 《诚明吟》:“ 孔子 生知非假习, 孟軻 先觉亦须脩;诚明本属吾家事,自是今人好外求。” 明 邵璨 《香囊记·庆寿》:“一生未悟诚明了,百行须知孝悌先。”...
春冰的意思:春天的冰。因其薄而易裂,多喻指危险的境地或容易消失的事物。《书·君牙》:“心之忧危,若蹈虎尾,涉于春冰。” 孔 传:“春冰畏陷。” 南朝 齐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念负重於春冰,怀御奔於秋驾。” 唐 李群玉 《杜门》诗:“达生书一卷,名利付春冰。” 宋 陆游 《示二子》诗:“岂不怀荣畏友朋,一生凛凛蹈春冰。”...
低昂的意思:◎ 低昂 dī’áng[rise and fall] 起伏;时高时低这条道路低昂不平,极不适于开车良时无停景,北斗勿低昂。——傅玄《杂诗》...
独有的意思:(1).独自具有;独自据有。《管子·形势》:“召远者,使无为焉;亲近者,言无事焉;唯夜行者,独有也。” 支伟成 通解:“夜行,谓阴行其德,则人不与之争,故独有之也。”《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 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2).只有;特有。《史记·历书》:“是时,独有 邹衍 ,明於五德之传,而散消息之分,以显诸侯。” 唐 张籍 《贺周赞善闻子规》诗:“此处谁能听,遥知独有君。” 茅盾 《子夜》五:“土匪这样猖獗,真是 中国 独有的怪现象。” 毛泽东 《冬云》诗:“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
端亮的意思:端正诚实;正直坚贞。《新唐书·路隋传》:“父 泌 ,字 安期 ,通五经,端亮寡言,以孝悌闻。” 宋 苏轼 《荐宗室令畤状》:“吏事通敏,文采俊丽,志节端亮,议论英发,体兼众器,无适不宜。” 明 唐顺之 《请皇太子受朝疏》:“其青宫内外侍从禁卫,一应职属,早为择补,务求忠谨端亮,以专羽翼而资保护。”...
耳目的意思:[释义](1) (名)基本义:指见闻。耳目一新。(作主语) (2) (名)指替人刺探消息的人。他是敌人的耳目。(作宾语) [构成]并列式:耳+目...
方寸的意思:◎ 方寸 fāngcùn(1) [cun square]∶一寸的平方大小方寸之地起波澜(2) [square cun]∶一平方寸(3) [heart] ∶心神。语出《三国志》:徐庶母亲被曹操抓去,徐指着胸口对刘备说:“方寸乱矣!”...
非道的意思:(1).不合道义;不正当的手段。《书·太甲下》:“有言逆于汝心,必求诸道;有言逊于汝志,必求诸非道。” 孔 传:“人以言咈违汝心,必以道义,求其意,勿拒逆之;逊,顺也。言顺汝心,必以非道察之,勿以自臧。” 宋 储泳 《祛疑说》:“君子可欺以其方,难罔以非其道,惟达理者不受非道之欺。”(2).不恰当;不适宜。《韩非子·奸劫弑臣》:“处非道之位,被众口之譖,溺於当世之言,而欲当严天子而求安,几不亦难哉!”(3).非常事故,变故。《太平广记》卷一一五引 唐 戴孚 《广异记·王乙》:“洎夜秉烛,其从悉已大酣,...
纷纭的意思:[释义](形)(言论、事情等)多而杂乱。联绵式。头绪~。(作谓语)众说~,莫衷一是。(作状语)...
高墙的意思:见“ 高墙 ”。亦作“ 高墻 ”。1.高的墙。《韩诗外传》卷二:“高墙丰上激下,未必崩也。降雨兴,流潦至,则崩必先矣。” 鲁迅 《集外集·俄文译本<阿Q正传>序及著者自叙传略》:“别人我不得而知,在我自己,总仿佛觉得我们人人之间各有一道高墙,将各个分离,使大家的心无从相印。”(2).借指牢房。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府职掌纪略》:“ 凤阳 守备太监一员,关防一颗,护卫皇陵,辖僉书数十员,兼管高墙犯罪宗室。” 清 钱谦益 《工部右侍郎赠尚书程公传》:“公列上其罪状,詔囚送高墻。诸宗惕息,杜门穴墻,相戒...
高墙的意思:见“ 高墙 ”。亦作“ 高墻 ”。1.高的墙。《韩诗外传》卷二:“高墙丰上激下,未必崩也。降雨兴,流潦至,则崩必先矣。” 鲁迅 《集外集·俄文译本<阿Q正传>序及著者自叙传略》:“别人我不得而知,在我自己,总仿佛觉得我们人人之间各有一道高墙,将各个分离,使大家的心无从相印。”(2).借指牢房。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府职掌纪略》:“ 凤阳 守备太监一员,关防一颗,护卫皇陵,辖僉书数十员,兼管高墙犯罪宗室。” 清 钱谦益 《工部右侍郎赠尚书程公传》:“公列上其罪状,詔囚送高墻。诸宗惕息,杜门穴墻,相戒...
公羊的意思:(1).《公羊传》的简称。 晋 杜预 《春秋经传集解序》:“於 丘明 之传,有所不通,皆没而不説,而更肤引《公羊》、《穀梁》,适足自乱。” 唐 刘知几 《史通·古今正史》:“及末世口説流行,故有《公羊》、《穀梁》、 邹 、 夹 之传。” 罗惇曧 《文学源流》:“ 汉武帝 立《公羊》於学宫, 宣帝 立《穀梁》。”(2).复姓。 战国 齐 人有 公羊高 ,为《春秋公羊传》作者。...
公谷的意思:《公羊传》和《穀梁传》的并称。《新唐书·儒学传下·啖助》:“ 助 爱《公》、《穀》二家,以《左氏》解义多谬,其书乃出於 孔氏 门人。” 宋 无名氏 《梅妃传》:“ 汉 兴,尊《春秋》,诸儒持《公》、《穀》角胜负,《左传》独隐而不宣,最后乃出。” 清 黄遵宪 《答陈士业论孔子生卒书》:“《公》、《穀》两家之説,岂能尽抹诸家乎?”...
诟詈的意思:◎ 诟詈 gòulì[revile] 辱骂使朕能出御便殿,岂受此人诟詈耶?——《明史·海瑞传》...
沟壑的意思:[释义](名)山沟,坑。 [构成]并列式:沟+壑 [例句]沟壑纵横。(作主语)...
归于的意思:[释义](1) (动)属于(多用于抽象事物)。光荣归于祖国。(作谓语) (2) (动)趋向;趋于。经过讨论;大家的意见已经归于一致了。(作谓语) [构成]动补式:归〈于...
皓首的意思:◎ 皓首 hàoshǒu[hoary head] 白头,指老年垂发服戎,功成皓首。——《后书书·吕强传》...
涣然的意思:[释义](形)形容嫌隙、疑虑、误会等完全消除。 [构成]附加式 [例句]涣然冰释。(作状语)...
幻想的意思:[释义](1) (动)以社会或个人的理想和愿望为依据;对还没有实现的事物有所想象。不法分子总是幻想着逃脱法律的制裁。(作谓语) (2) (名)对没有实现或不可能实现的事物的想象。这是一个美丽的幻想。(作宾语) [构成]偏正式:幻〔想 [反义]现实...
回驾的意思:谓车驾回行。 汉 张衡 《归田赋》:“感 老氏 之遗诫,将迴驾乎蓬庐。” 南朝 齐 王融 《回向门诗》:“咄嗟失道尔迴驾,沔彼流水趣东瀛。”《敦煌变文集·八相变》:“﹝太子﹞当便迴驾,却入宫闺。”《宣和遗事》前集:“众官拥从天子迴驾。”...
禁欲的意思:◎ 禁欲 jìnyù[mortified; ascetic] 抑制欲望,多指因信仰某种教义之所为...
经籍的意思:◎ 经籍 jīngjí(1) [Confucian classics]∶经书(2) [books]∶泛指图书博览经籍...
克复的意思:◎ 克复 kèfù(1) [resume]∶能够恢复克复旧物(2) [retake;recover;recapture]∶用武力收复失地克复城池(3) [overcome;surmount;conquer;get over]∶克服...
老庄的意思:(1). 老子 和 庄子 的并称。 春秋 、 战国 时道教的主要思想家。亦指以 老子 、 庄子 学说为代表的道教思想。 老 庄 并提,始于 汉 ,盛于 魏 晋 以后。《淮南子·要略》:“道应者,揽掇遂事之踪,追观往古之跡,察祸福利害之反,考验乎 老 庄 之术,而以合得失之势者也。”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窃慕古人之所志,仰 老 庄 之遗风。” 三国 魏 嵇康 《幽愤》诗:“託好 老 庄 ,贱物贵身,志在守朴,养素全真。” 南朝 梁 萧统 《<文选>序》:“ 老 庄 之作, 管...
乐章的意思:◎ 乐章 yuèzhāng[movement] 成套乐曲中具有一定主题的独立组成部分交响乐一般由四个乐章组成...
理水的意思:治水。《后汉书·张衡传》:“《尚书》: 尧 使 鯀 理洪水,‘九载绩用不成’, 鯀 则殛死, 禹 乃嗣兴。而《春秋讖》云:‘ 共工 理水。’”《后汉书·循吏传·王景》:“ 永平 十二年,议修 汴渠 ,乃引见 景 ,问以理水形便。”...
理气的意思:(1).调理呼吸。《文选·潘岳<笙赋>》:“援鸣笙而将吹,先嗢噦以理气。” 李善 注:“调理其气也。”(2).指文章的义理与气势。 明 宋濂 《故灊峰先生朱府君墓志铭》:“其学以圣贤为宗,其文以理气为主,其行以忠信为本。”(3).中国哲学的一对基本范畴。“理”指事物的条理或准则,“气”指一种极细微的物质。 宋 以后,理气关系问题成为哲学中两种观点争论的中心。《朱子语类辑略·理气》:“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 明 王廷相 《横渠理气辩》:“理,生於气者也,气虽有散,仍在两间,不能灭也……理根...
良能的意思:(1).天赋之能。《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 太平天囯 洪仁玕 《军次实录》:“诚以此良知良能本由天授。” 孙中山 《大总统告海陆军士文》:“﹝我军人﹞岂诚甘心为异族效命哉?势劫于积威,则本心之良能无由发见也。”参见“ 良知 ”。(2).贤能。指贤良而有才能之人。《后汉书·循吏传序》:“又 王涣 、 任峻 之为 洛阳 令,明发姦伏,吏端禁止……亦一时之良能也。”(3).指贤良而有才能。 唐 元稹 《赠裴行立左散骑常侍制》:“累更事任,益见良能。” 唐 白居易 《除裴向同州刺史...
女儿的意思:◎ 女儿 nǚ ér(1) [daughter](2) 某人直系血统或过继的下一代女性(3) 一个家族的女性后代张家女儿,李家女儿(4) 自起源或出身衍生而来的似属于女性的事物美国是大不列颠的女儿(5) [gril]∶女孩昔作女儿时。——《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皮囊的意思:[释义](名)皮袋,比喻人的身体(贬义)。 [构成]偏正式:皮(囊 [例句]揍你这个臭皮囊。(作宾语)...
平在的意思:辨别观察。《书·尧典》:“平在朔易。” 蔡沉 集传:“在,察也。” 孙星衍 疏:“ 史迁 作便在伏物。平亦作辨。”...
期望的意思:[释义](动)对未来的事物或人的前途有所希望和等待。 [构成]并列式:期+望 [例句]人们期望幸福的一天早日到来。(作谓语)[同义]期待...
岂肯的意思:◎ 岂肯 qǐkěn[how can one agrees to]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肯”既然是你先动了手,我岂肯与你善罢甘休?...
气质的意思:[释义](1) (名)指人的个性特点;如直爽、沉静、浮躁等。 (2) (名)风格;气度。这个人的外在气质很好。(作主语)〈外〉日语。 [构成]偏正式:气(质 [同音]气滞、弃置...
气塞的意思:◎ 气塞 qìsāi(1) [air lock]∶管道中能阻止液体流动的一个气囊或气泡(2) [fipple]∶小直笛(whistle)风琴管或长笛吹口部分的栓塞(在长笛为唇尖)...
琴瑟的意思:◎ 琴瑟 qínsè[be on friendly terms] 比喻夫妻感情和睦窈窕涉女,琴瑟友之。——《诗·周南·关雎》妻子好合,如鼓琴瑟。——《诗·小雅·常棣》...
倾泻的意思:◎ 倾泻 qīngxiè(1) [come down in torrents]∶大量的水从高处急速流下瀑布倾泻于两山之间(2) [pour]∶倾吐,倾诈倾泻冤愤...
全身的意思:◎ 全身 quánshēn(1) [all over the body;the whole body]∶整个身体她全身都疼(2) [endash]∶外文活字一个字母的长度(m字宽),为破折号一半的短划线...
仁者的意思:(1).有德行的人。《左传·定公四年》:“《诗》曰:‘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彊御。’唯仁者能之。”《论语·子罕》:“ 子 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墨子·节葬》:“仁者之为天下度也,辟之,无以异乎孝子之为亲度也。”《南史·孔灵符传》:“夫题里逆心而仁者不入。” 宋 石延年 《曹太尉西师》诗:“仁者虽无敌,王师尚有征。”(2).有恩情的人。《礼记·丧服四制》:“比终兹三节者,仁者可以观其爱焉,知者可以观其理焉,强者可以观其志焉。” 郑玄 注:“仁,有恩者也。” 孔颖达 疏:“孝子居丧,性...
仁义的意思:[释义](形)〈方〉性情和蔼,通情达理。 [构成]并列式:仁+义 [例句]这个人很仁义。(作谓语)[反义]霸道...
日新的意思:日日更新。《易·繫辞上》:“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 孔颖达 疏:“其德日日增新。”《礼记·大学》:“ 汤 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晋 张华 《励志诗》:“进德脩业,暉光日新。” 宋 王禹偁 《答张知白书》:“如足下之文实亦鲜得,况可畏之年,日新之业,僕安敢测其涯涘乎?” 郑观应 《易言·火器》:“惟火器既日出日新,购用宜慎之又慎。”...
儒宗的意思:儒者的宗师。 汉 以后亦泛指为读书人所宗仰的学者。《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赞》:“ 叔孙通 希世度务,制礼进退,与时变化,卒为 汉 家儒宗。”《汉书·萧望之传赞》:“ 望之 堂堂,折而不橈,身为儒宗,有辅佐之能,近古社稷臣也。” 宋 王安石 《上邵学士书》:“昔 昌黎 为 唐 儒宗。” 清 叶廷琯 《吹网录·石林公著作存佚考》:“ 石林 公以宏通渊雅之才,研求经义,撰述辞章,蔚为一代儒宗文伯。”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先生遂身衣学术的华衮,粹然成为儒宗。”...
儒者的意思:尊崇儒学、通习儒家经书的人。 汉 以后泛指一般读书人。《墨子·非儒下》:“儒者曰:‘亲亲有术,尊贤有等。’”《史记·淮阴侯列传》:“ 成安君 ,儒者也,常称义兵不用诈谋奇计。” 明 叶盛 《水东日记·沉孟端》:“ 沉孟端 先生 方学 ,虽本世医,而通知古今,有儒者风。”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然而这些千篇一律的儒者们……一到圆形的地球,却什么也不知道。”...
溽暑的意思:[释义](名)泛指夏天潮湿闷热的气候。 [构成]偏正式:溽(暑 [例句]又是一个溽暑。(作宾语)...
私己的意思:◎ 私己 sījǐ(1) [private savings]∶旧时家庭成员私下储存的钱物(2) [private purse]∶个人的钱袋中饱私己(3) [in private]∶背地里早期白话...
素愿的意思:◎ 素愿 sùyuàn[long-cherished ambition] 宿愿;平生的愿望素愿已偿,夫复何求...
遂乃的意思:于是,就。《后汉书·孔融传》:“是时 荆州 牧 刘表 不供职贡,多行僭伪,遂乃郊祀天地,拟斥乘舆。” 北周 庾信 《小园赋》:“遂乃山崩川竭,冰碎瓦裂。”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四》:“语未竟,我忽作嗽声,遂乃寂然。” 姚华 《曲海一勺·骈史上》:“遂乃寄身世於糟邱,悟人生於梦蝶。”...
随波的意思:(1).依着风波飘动。《文选·宋玉<高唐赋>》:“徙靡澹淡,随波闇蔼。” 刘良 注:“言林木繁茂,随风波而动。” 三国 魏 曹丕 《善哉行》:“随波迴转,有似客游。” 宋 汪藻 《小重山》词:“柳梢风急堕流萤,随波去,点点乱寒星。”(2).比喻无原则地跟从他人行事。 唐 罗隐 《谗书·答贺兰友书》:“况僕求试京师,随波而上,逐队而下,亦有年矣。” 清 陈田 《<明诗纪事己籤>序》:“暨乎随波之流,摹仿太甚,为弊滋多。”...
太阳的意思:[释义](1) (名)银河系的恒星之一;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地球和其他行星都绕着它旋转并且从它得到光和热。 (2) (名)指太阳光。 [构成]偏正式:太(阳 [例句]今天太阳很好。(作主语)...
塘泥的意思:◎ 塘泥 tángní[pond sludge;pond silt] 池塘中的污泥...
天平的意思:◎ 天平 tiānpíng[weighing scales;balance] 一种衡器。由支点(轴)在梁的中心支着天平梁而形成两个臂,每个臂上挂着一个盘,其中一个盘里放着已知重量的物体,另一个盘里放待称重的物体,固定在梁上的指针在不摆动且指向正中刻度时的偏转就指示出待称重物体的重量...
天地的意思:◎ 天地 tiāndì(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天地之大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天地百法乎。——清·...
天常的意思:天的常道。常指封建的纲常伦理。《左传·文公十八年》:“ 顓頊氏 有不才子,不可教训,不知话言,告之则顽,舍之则嚚,傲很明德,以乱天常。” 汉 蔡琰 《悲愤诗》之一:“ 汉 季失权柄, 董卓 乱天常。”《明史·程启充传》:“ 启充 言:‘灾及内寝,良由徇情之礼有戾天常,僭逼之名深乖典则。’”...
童蒙的意思:(1).幼稚愚昧。《易·蒙》:“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朱熹 本义:“童蒙,幼稚而蒙昧。”《淮南子·俶真训》:“皆欲离其童蒙之心,而觉视於天地之间,是故其德烦而不能一。” 三国 魏 嵇康 《游仙》诗:“授我自然道,旷若发童蒙。” 晋 葛洪 《抱朴子·诘鲍》:“且夫远古质朴,盖其未变,民尚童蒙,机心不动。”(2).指无知的儿童。 晋 葛洪 《抱朴子·正郭》:“中人犹不觉,童蒙安能知?” 唐 元稹 《江边》诗:“散诞都由习,童蒙剩懒散。”《三国演义》第四三回:“虽三尺童蒙,亦谓彪虎生翼。” 朱自清...
汪洋的意思:[释义](形)形容水势浩大。 [构成]偏正式:汪〔洋 [例句]望着汪洋大海;我觉得自己很渺小。(作定语)...
微言的意思:◎ 微言 wēiyán(1) [sublime words]∶含蓄而精微的言辞微言议赈捐(2) [secret words]∶密谋;密言...
委琐的意思:[释义](1) (形)〈书〉琐碎;拘泥于小节。 (2) (形)〈书〉见〔猥琐〕。 [构成]并列式:委+琐 [例句]他不喜欢做委琐的事。(作定语)[同音]猥琐...
未央的意思:◎ 未央 wèiyāng[not ended] 未已;未尽夜如何其?夜未央。——《诗·小雅·庭燎》及年岁之未晏兮,时亦犹其未央。——《楚辞·离骚》此恨未央...
未亡的意思:(1).指亡国的孑遗。 唐 韩愈 《曹成王碑》:“先王讨 蔡 ,实取 沔 蘄 安 黄 ,寄惠未亡。”(2).旧指妇女的丈夫死后,丧服未满之时。 唐 白居易 《判得辛氏夫遇盗而死遂求杀盗者而为之妻或责其失贞行之节不伏》:“况居丧未卒,改适无文。苟失节於未亡,虽復仇而何有?”(3).见“ 未亡人 ”。...
为我的意思:战国 时期 杨朱 主张的“损一毫利天下不与,悉天下奉一身不取”的学说。《孟子·尽心上》:“ 杨子 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为乐的意思:奏乐。《论语·述而》:“不图为乐之至於斯也。” 何晏 集解引 王肃 曰:“为,作也。” 皇侃 义疏:“为,犹奏也。”作乐,取乐。《后汉书·灵帝纪》:“帝著商估服,饮宴为乐。” 南朝 宋 鲍照 《拟行路难》诗之三:“含歌揽涕恆抱愁,人生几时得为乐!”《太平广记》卷三九四引 唐 薛用弱 《集异记·徐智通》:“明晨何以为乐?”...
心性的意思:◎ 心性 xīnxìng[temperament] 性情...
玄黄的意思:(1).指天地的颜色。玄为天色,黄为地色。《易·坤》:“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汉书·扬雄传上》:“灵祗既乡,五位时叙,絪緼玄黄,将绍厥后。” 颜师古 注:“玄黄,天地色也。” 晋 潘尼 《乘舆箴》:“元元遂初,芒芒太始,清浊同流,玄黄错跱。”(2).指天地。 汉 扬雄 《剧秦美新》:“玄黄剖判,上下相呕。” 唐 杨炯 《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及其玄黄再造,日月重轮,功成而不居,名遂而身退。” 明 宋濂 《燕书四十首序》:“玄黄之间,事变无垠。” 郭沫若 《十年建国增徽识》诗:“劳...
严冬的意思:◎ 严冬 yándōng[severe winter] 极冷的冬天...
要津的意思:◎ 要津 yàojīn[key post] 重要渡口,泛指水陆交通要道。比喻显要的地位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古诗十九首》宾从杂遝实要津。——杜甫《丽人行》位居要津...
异端的意思:◎ 异端 yìduān(1) [strange omen]∶异常的吉兆。现多指自认为正统者对异己的思想、理论的称呼攻乎异端,斯害也已。——《论语·为政》。朱熹集注:“非圣人之道,而别为一端。” 焦循补疏:“各为一端,彼此互异。”(2) [heterodoxy;heresy]∶古代儒家称其他学说、学派为异端...
一喝的意思:一声叱咤。佛教禅师于弟子参见时,常大喝一声,断其妄想,以示警醒。如 百丈 参问 马祖道一 , 马祖 振威一喝。后 百丈 谓其门下曰:“佛法不是小事,老僧昔被 马大师 一喝,直得三日耳聋眼黑。”见《景德传灯录·洪州百丈山怀海禅师》。参见“ 棒喝 ”。...
萤火的意思:◎ 萤火 yínghuǒ(1) [light from firefly]∶萤火虫发的光(2) [wan]∶也指微弱的灯光(3) [firefly]∶萤火虫...
有理的意思:◎ 有理 yǒulǐ(1) [with good reason;be in the right]∶有道理有理、有利、有节(2) [rational]∶只包括加减乘除和有尽倍数的;不含有不尽根的3和2+3 / 5 是有理式...
于邑的意思:亦作“ 於悒 ”。1.忧郁烦闷。《楚辞·九章·悲回风》:“伤太息之愍怜兮,气於邑而不可止。” 王逸 注:“气逆愤懣,结不下也。” 朱熹 集注:“於音乌。” 汉 牟融 《理惑论》:“玉石同匱, 猗顿 为之於悒;朱紫相夺, 仲尼 为之叹息。”《旧唐书·肃宗纪论》:“臣每读《诗》至 许穆夫人 闻宗国之颠覆, 周 大夫伤宫室之黍离,其辞情於邑,赋諭勤恳,未尝不废书兴叹。”《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九年》:“ 马超 知 张鲁 不足与计事,又 鲁 将 杨昂 等数害其能, 超 内怀於邑。” 康有为 《广艺舟双楫·缀法》...
于飞的意思:飞;偕飞。于,语助词。《诗·周南·葛覃》:“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郑玄 笺:“飞集藂木,兴女有嫁于君子之道。”《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初, 懿氏 卜妻 敬仲 ,其妻占之曰:‘吉。是谓凤皇于飞,和鸣鏘鏘。 有嬀 之后,将育于 姜 。’” 杜预 注:“雄曰凤,雌曰皇。雄雌俱飞,相和而鸣鏘鏘然。犹 敬仲 夫妻和睦,适 齐 有声誉。”后因以喻夫妻(或男女)同行或恩爱和合。 元 张可久 《满庭芳·春怨》曲:“清明近,于飞上坟,不由我不伤神。” 明 沉青门 《普天乐·思情》套曲:“孤时限岂自招?于飞...
芸香的意思:◎ 芸香 yúnxiāng[rue] 一种多年生具浓香的木质草本植物( Ruta graveolens ),花黄色,复叶具有苦味...
真理的意思:◎ 真理 zhēnlǐ[truth] 即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头脑中的正确反映你说出了一个真理...
知止的意思:(1).谓志在达到至善的境地。语本《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 朱熹 集注:“止者,所当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也。知之,则志有定向。” 唐 柳宗元 《酬娄秀才寓居开元寺》诗:“味道怜知止,遗名得自求。” 宋 程颐 《四箴·听箴》:“卓彼先觉,知止有定。闲邪存诚,非礼勿听。”(2).谓懂得适可而止;知足。《韩诗外传》卷五:“贪物而不知止者,虽有天下不富矣。”《新唐书·李靖传》:“﹝ 靖 ﹞会足疾,恳乞骸骨,帝遣中书侍郎 岑文本 諭旨曰:‘自古富贵而知止者盖少……公...
知闻的意思:(1).知悉;知道。 三国 魏 锺会 《檄蜀文》:“各具宣布,咸使知闻。” 唐 姚合 《送宋慎言》诗:“童稚便知闻,如今只有君。”(2).通知,告知。 唐 李公佐 《南柯太守传》:“王遽谓曰:‘亲家翁职守北土,信问不絶。卿但具书状知闻,未用便来。’”(3).消息。 唐 张鷟 《游仙窟》:“思神仙兮不可得,觅 十娘 兮断知闻。”(4).交结;交往。 唐 杜牧 《宣州留赠》诗:“为报眼波须稳当, 五陵 游荡莫知闻。”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四:“﹝ 唐子西 ﹞后以党祸謫 罗浮 ,作诗云:‘...
中涂的意思:亦作“ 中途 ”。1.半路;途中。《列子·力命》:“中涂遇 东郭 先生。” 唐 李白 《叙旧赠江阳宰陆调》诗:“中途不遇人,直到尔门前。” 宋 司马光 《重经车辋谷》诗:“中涂太息坐磐石,涕泗不觉双滂沱。” 鲁迅 《书信集·致曹靖华》:“日前寄上《文学报》四份,收到否?该报似中途遗失的颇多。”(2).指事情的进程中。《楚辞·刘向<九叹·逢纷>》:“始结言於庙堂兮,信中涂而叛之。” 王逸 注:“今信用谗言,中道而更背我也。” 宋 范仲淹 《和葛闳寺丞接花歌》:“中途得罪情多故,刻木在前何敢诉。” 邹韬...
中肠的意思:犹内心。 三国 魏 曹植 《送应氏》诗:“爱至望苦深,岂不愧中肠。” 唐 元稹 《春月》诗:“四邻非旧识,无以话中肠。” 宋 秦观 《幽眠》诗:“忽忽竟何就,念之动中肠。” 清 陈梦雷 《寄答李厚庵百韵》:“顾念天性恩,沉痛迫中肠。”...
自然的意思:◎ 自然 zìrán(1) [nature]∶宇宙万物;宇宙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总和,即整个物质世界,自然界改造自然自然之理也。——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择于自然。——[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近于自然。——蔡元培《图画》(2) [natural](3) 属于或关于自然界的、存在于或产生于自然界的、非人为的自然现象自然之验。——《史记·货殖列传》(4) 不勉强,不拘束,不呆板他的动作很自然复得返自然。(指无拘无束的田园生活)。——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自然蛾眉...
自命的意思:◎ 自命 zìmìng[consider oneself as] 自己认为自命清高...
纵任的意思:放纵;听任。《后汉书·刘虞传》:“ 瓚 但务会徒众以自强大,而纵任部曲,颇侵扰百姓。”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张季鹰 纵任不拘,时人号为 江 东步兵。” 清 端方 《请平汉满畛域密折》:“窃以为今日 中国 ,大患直在腹心,纵任之则溃决难收,芟夷之则全局糜烂。” 靳以 《卖笑》:“这是谁纵任她使她这样地凶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