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酹江月五首(其二)赏析

酹江月五首(其二)

清 · 蒋士铨
梦中曾到,向东林结社,西林拄笏。
大石桥边呼慧远,不畏虎声剩谷。
鹿洞芝肥,麝囊花紫,醉倚芙蓉簇。
白云留我,莲花峰下同宿。
醒后游迹俱非,衣鹑马狗,仍逐穷途哭。
十载天涯几两屐,踏遍太行千曲。
投笔归来,布帆无恙,稳泛浔江绿。
青山相对,形容偃蹇如仆。

鉴赏

这首诗《酹江月五首(其二)》由清代诗人蒋士铨所作,通过梦境与现实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思考。

首句“梦中曾到”引出梦境中的场景,诗人仿佛穿越时空,来到了东林寺与西林寺,结交了高僧,体验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大石桥边呼唤慧远法师,不惧虎声,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的勇气与对佛教智慧的向往。鹿洞芝肥、麝囊花紫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宁静祥和、充满生机的氛围,诗人醉卧其中,与自然融为一体,享受着心灵的自由与宁静。

然而,梦境终归是虚幻的,醒来后,游历的足迹已成过往,衣衫破旧,如同贫苦之人,在人生的道路上哭泣。十年的漂泊,历经千山万水,见证了世态炎凉,人情冷暖。诗人以“十载天涯几两屐,踏遍太行千曲”描绘了自己艰辛的旅程,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与感慨。

最后,“投笔归来,布帆无恙,稳泛浔江绿”暗示了诗人最终回归平静,不再为功名利禄所累,选择了一条内心平和、生活简朴的道路。而“青山相对,形容偃蹇如仆”则以青山为伴,形象地描绘了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隐逸生活状态,同时也暗含了对人生起伏不定、最终归于平静的哲思。

整首诗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展现了诗人从追求功名到寻求心灵宁静的心路历程,以及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对人生真谛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