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送衲僧之江西赏析

送衲僧之江西

唐 · 贯休
索索复索索,无凭却有凭。
过溪遭恶雨,乞食得乾菱。
祗有山相伴,终无事可仍。
如逢梅岭旦,向道祗宁馨。

拼音版原文

suǒsuǒsuǒsuǒpíngquèyǒupíng
guòzāoèshígānlíng

zhīyǒushānxiāngbànzhōngshìréng
féngméilǐngdànxiàngdàozhīníngxīn

注释

索索:形容风吹树叶的声音。
无凭:表面上没有依靠。
却:转折,表示实际上。
有凭:有所凭借,此处指内心有所寄托。
过溪:过河。
恶雨:猛烈的雨。
乞食:讨饭。
乾菱:干菱角,一种食物。
祗有:只有。
山相伴:与山为伴。
终无:始终没有。
事可仍:事情可以继续做。
如逢:如果遇到。
梅岭旦:梅岭的早晨。
宁馨:安宁,清静。

翻译

风吹树叶沙沙响,看似无凭实有凭。
过河时遭遇大雨,讨饭时得到干菱角。
只有山峦为伴,始终没有其他事情可做。
如果碰上梅岭早晨,只愿安宁清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行脚僧侣在雨中跋涉的孤独与困顿,以及他内心的平静与宁馨。"索索复索索,无凭却有凭",表达了僧人在无依无靠的情况下,也能找到精神上的支撑,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令人敬佩。

"过溪遭恶雨,乞食得乾菱",写出了僧人的艰难行走和求食的困苦,同时"乾菱"也象征着清贫和简朴。这里展现了诗人对僧人境遇的同情以及对其坚守信仰的赞赏。

"祗有山相伴,终无事可仍",则表明了僧人与大自然的亲密关系,即使在孤独中,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宁静和安慰。这里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与精神寄托的深刻理解。

最后两句"如逢梅岭旦,向道祗宁馨",则是对僧人的祝愿,希望他在旅途中遇到良辰美景,如同梅岭初升的阳光一般温暖和煦,使得心灵得到滋润。这两句诗既是送别之情,也寄寓了诗人对僧人安宁心境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