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希召
豫知和气千门溢,想见先声万口传。
坐使游民羞佩剑,断无奸吏浪催钱。
笑谈了却公家事,莫惜新诗寄百篇。
鉴赏
这首诗《送张希召》由金末元初的诗人王寂所作,通过其笔触,展现了一位老成持重、心怀百姓的官员形象。诗中表达了对即将离任官员的深切关怀与敬意,同时也流露出对社会现状的深刻洞察。
首句“见说东人苦倒悬”,以“倒悬”这一形象化的比喻,生动描绘出当地百姓生活的困苦,表达了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接下来,“正须老子与安然”一句,既是对即将离任官员的期待,也是对其为官之道的肯定,暗示这位官员能够带来安宁与改变。
“豫知和气千门溢,想见先声万口传。”这两句进一步赞扬了官员的德政,预示着他的离去将给地方带来和谐的氛围,其名声与善行将广为人知,深入人心。这不仅是对官员个人品德的赞美,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会正能量传播的期待。
“坐使游民羞佩剑,断无奸吏浪催钱。”这两句直指社会问题的核心——游民的无所事事与奸吏的横征暴敛。通过“羞佩剑”和“浪催钱”的形象对比,强调了官员通过治理,不仅让游民找到了自我价值,也让奸吏失去了存在的土壤,体现了官员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最后,“笑谈了却公家事,莫惜新诗寄百篇。”这两句表达了对官员轻松处理公务的赞赏,以及对其离开后,通过诗歌继续传递正能量的期待。这种轻松而充满诗意的结尾,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官员的深厚情感,也体现了对美好社会未来的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即将离任官员的深情赞颂,不仅展现了其卓越的治绩,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会公正、和谐的美好愿景,是一首富有深意的送别之作。
词语解释
安然的意思:[释义](1) (形)基本义:平安;安安稳稳地。 (2) (形)没有顾虑;很放心。 [构成]附加式 [例句]安然的马群在悠闲地吃草。(作定语)态度安然。(作谓语)他安然地走进考场。(作状语)...
百篇的意思:(1).《文选·孔安国〈尚书序〉》:“典謨训誥誓命之文凡百篇。” 张铣 注:“如此之类,惣有百篇,此略举之。”后因以“百篇”作《尚书》的代称。 唐 刘肃 《大唐新语·文章》:“ 太宗 赋《尚书》曰:‘日昃翫《百篇》,临灯披《五典》。’”(2).极言诗篇之多。 唐 杜甫 《饮中八仙歌》:“ 李白 一斗诗百篇, 长安 市上酒家眠。”...
催钱的意思:...
倒悬的意思:[释义](动)〈书〉头向下脚向上地悬挂着,比喻处境异常困苦、危急。 [构成]偏正式:倒〔悬 [例句]倒悬着一颗心。(作谓语)...
东人的意思:(1).《诗·小雅·大东》:“东人之子,职劳不来。” 朱熹 集传:“东人,诸侯之人也。”本指 西周 统治下的东方诸侯国之人,后泛指 陕 以东之人。 唐 韩愈 《酬裴十六功曹巡府西驿途中见寄》诗:“相公罢论道,聿至活东人。” 唐 李商隐 《旧顿》诗:“东人望幸久咨嗟,四海於今是一家。”(2).东家,主人。 元 李好古 《张生煮海》第一折:“[家童云]我家东人好儍也,安知他不是箇妖魔鬼怪,便信着他跟将去了。”《水浒传》第四八回:“ 杜兴 再渡过来见 宋江 ,禀道:‘俺东人再三拜上头领,本欲亲身迎迓,奈缘...
断无的意思:绝无。 唐 李商隐 《无题》诗之一:“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余谓幽期密约,必无人在旁,是谁见之?两生断无自言理,又何以闻之?”...
公家的意思:[释义](名)〈口〉指国家、机关、企业、团体。 [构成]附加式 [例句]公家的财产。(作定语)[反义]个人、私人...
和气的意思:[释义](1) 基本义:(形)态度温和。对人和气。(作谓语) (2) 和睦。他们彼此很和气。(作谓语) (3) (名)和睦的感情。咱们别为小事伤了和气。(作宾语) [构成]偏正式:和(气 [反义]粗暴、蛮横、厉害、凶恶...
家事的意思:[释义](1) (名)家庭的事情。 (2) (名)〈方〉家境。 [构成]偏正式:家(事 [例句]家事繁多。(作主语)...
奸吏的意思:枉法营私的官吏。《管子·七法》:“姦吏伤官法,姦民伤俗教。”《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騶忌子 曰:‘谨受令,请谨脩法律而督姦吏。’” 唐 李白 《武昌宰韩君去思颂碑》:“惠如春风,三月大化。姦吏束手,豪宗侧目。”《旧唐书·崔郾传》:“居内忧,释服为吏部员外。姦吏不敢欺,孤寒无援者未尝留滞,銓叙之美,为时所称。”...
见说的意思:(1).告知,说明。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三:“牵牛人乃惊问曰:‘何由至此?’此人见説来意,并问此是何处。”(2).犹听说。 唐 李白 《送友人入蜀》诗:“见説 蚕丛 路,崎嶇不易行。”《初刻拍案惊奇》卷八:“今日见説,却记得你前年间曾言 苏州 所遇,果非虚话了。” 清 李渔 《蜃中楼·离愁》:“见説红颜薄命,不信今生心儿愿儿果得盈。”...
口传的意思:◎ 口传 kǒuchuán(1) [tradition]∶把见闻、意见、信仰和习俗通过口说授下去的过程(2) [oral instruction]∶通过口述来传授...
老子的意思:◎ 老子 Lǎozǐ[Laozi] 中国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一说老子即老聃,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人。曾为周“守藏室之史”(管藏书的史官),后隐退著《老子》一书。他把宇宙万物的本体看做“道”,认为它是超越时空静止不动的实体,是产生整个物质世界的总根源。他在观察社会和自然变化时,又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认为一切事物都存在于正反两方面的对立之中,它们互相依存,互相转化。政治上他主张“无为”,企图缓和尖锐的社会矛...
了却的意思:[释义](动)了结。 [构成]动补式:了〈却 [例句]了却一桩心事。(作谓语)[同义]了结、完结、完毕、结束...
佩剑的意思:...
千门的意思:(1).犹千家。 宋 韩维 《和景仁元夕》诗:“簫鼓千门沸,弓刀万马腾。” 陈三立 《十月十四夜饮秦淮楼感赋》诗:“狼嘷豕突哭千门,溅血车菌处处村。”(2).众多宫门。亦借指众多宫殿。 汉 班固 《西都赋》:“张千门而立万户,顺阴阳以开闔。” 唐 杜甫 《哀江头》诗:“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緑。”《资治通鉴·唐文宗开成元年》:“流血千门,僵尸万计。” 胡三省 注:“ 汉武帝 起 建章宫 ,度为千门万户,后世遂谓宫门为千门。” 清 吴伟业 《海市》诗之四:“千门听击 冯夷 鼓,六博看投玉女壶。...
先声的意思:◎ 先声 xiānshēng[herald] 指发生于某一重大事件以前的类似的有相同性质的事件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先声...
想见的意思:◎ 想见 xiǎngjiàn[gather;infer] 经过推测得出结论从中可以想见生活的艰难想见当日围城光景。——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笑谈的意思:◎ 笑谈 xiàotán[laughingstock] 笑话;笑料传为笑谈...
新诗的意思:(1).新的诗作。 晋 张华 《答何劭诗》之一:“良朋貽新诗,示我以游娱。” 唐 杜甫 《解闷》诗之七:“陶冶性灵存底物?新诗改罢自长吟。” 清 黄遵宪 《奉命为美国三富兰西士果总领事留别日本诸君子》诗:“海外偏留文字缘,新诗脱口每争传。”(2).指“五四”以来的白话诗。 毛泽东 《关于诗的一封信》:“诗当然应以新诗为主体。” 李一氓 《<阿英文集>序》:“你写新诗,我填旧词,也是个诗人高唱的时代。”...
游民的意思:◎ 游民 yóumín[vagrant;vagabond] 流离失所的人...
豫知的意思:谓事先知道。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枕中》:“ 范子 曰:‘人有之,万物亦然,天地之间,人最为贵,物之生穀为贵,以生人与魂魄无异,可得豫知也。’”《汉书·丙吉传》:“时岂豫知天下之福,而徼其报哉!” 鲁迅 《伪自由书·推背图》:“听说,《推背图》本是灵验的,某朝某帝怕他淆惑人心,就添了些假造的在里面,因此弄得不能豫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