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韩陵道中赏析

韩陵道中

金末元初 · 王庭筠
石头荦确两坡间,不记秋来几往还。
日暮蹇驴鞭不动,天教子细数前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韩陵道中的所见所感,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融入了深沉的思考与情感。

首句“石头荦确两坡间”,以“荦确”二字形象地描绘出道路两旁岩石嶙峋的景象,暗示了行走的艰难与环境的险峻。接着,“不记秋来几往还”,诗人感叹时间流逝,岁月更迭,自己在这条路上往返多次,却已记不清具体次数,流露出一种岁月沧桑、人生无常的感慨。

“日暮蹇驴鞭不动”,描述了傍晚时分,诗人骑着步履蹒跚的驴子,夕阳西下,光线渐暗,连轻轻抽打驴鞭的动作都显得无力。这一句不仅渲染了黄昏的静谧氛围,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疲惫与无奈。

最后,“天教子细数前山”,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似乎放慢了脚步,仔细观察四周的景色,试图从自然中寻找心灵的慰藉。这里的“天教”二字,赋予了大自然一种超然的智慧和力量,暗示了人在面对自然时的渺小与谦卑,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敬畏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行走在韩陵道上的独特体验,以及在自然面前的深刻反思,体现了金末元初时期文人对自然、人生、时间的独到感悟。

词语解释

蹇驴的意思:(1).跛蹇驽弱的驴子。《楚辞·东方朔<七谏·谬谏>》:“驾蹇驴而无策兮,又何路之能极?” 王逸 注:“蹇,跛也。” 前蜀 杜光庭 《虬髯客传》:“忽有一人,中形,赤髯如虬,乘蹇驴而来。” 柯灵 《向拓荒者致敬(<阿英散文选>序)》:“朴实无华地记录了一段不平常的日子:缇骑的追逐,星夜的逃亡,滂沱的大雨,泥泞的田埂,蹇驴、小舟、荒鸡、村犬。”(2).比喻驽钝的人。《楚辞·王褒<九怀·株昭>》:“蹇驴服驾兮,无用日多。” 王逸 注:“駑钝之徒,为辅翼也。”《北齐书·杨愔传》:“﹝ 杨愔 被杀﹞鸿臚少卿 阳...

教子的意思:◎ 教子 jiàozǐ[godchild;godson] 在洗礼时某人为教父,而教父保证将其教养成为基督徒...

荦确的意思:亦作“ 犖硞 ”。亦作“ 犖埆 ”。亦作“ 犖嶨 ”。1.怪石嶙峋貌。 唐 韩愈 《山石》诗:“山石犖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 唐 韩愈 孟郊 《纳凉联句》:“炎湖度氛氲,热石行犖硞。” 王伯大 音释:“硞音确。” 宋 苏辙 《墨竹赋》:“山石犖埆,荆棘生之。”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石鼓》:“何物犖确蟠素壁?云是石鼓流遗踪。” 清 段松岑 《灵岩神宝寺访碑》诗:“犖嶨復犖嶨,驀山履絶壑。” 清 王韬 《淞滨琐话·魏月波》:“循山石犖确而行,得一洞。”(2).坚硬貌。 明 沉德符 《...

日暮的意思:◎ 日暮 rìmù[at dusk] 太阳快落山的时候日暮时分,炊烟袅袅日暮,所击杀者无虑百人。——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石头的意思:◎ 石头 shítou(1) [stone]∶ 大小、形状不定的矿物质凝结物;岩石滚下山的石头(2) [stone city]∶石头城,今之南京...

天教的意思:上天示意,以为教诲。《晏子春秋·谏上十八》:“日暮,公西面望,睹彗星。召 伯常騫 ,使禳去之。 晏子 曰:‘不可,此天教也。’”...

往还的意思:◎ 往还 wǎnghuán[contact;intercourse;dealings] 去和来;往来...

细数的意思:仔细计数。 宋 王安石 《蔷薇》诗之三:“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金 元好问 《赠莺》诗:“恨不掌上看,毛羽得细数。”详细数目。 明 唐顺之 《覆勘蓟镇边务首疏》:“其各区原额,见在逃亡老弱花名细数,容臣等造册奏缴。”...

子细的意思:(1).认真、细致;细心。《魏书·源怀传》:“ 怀 性宽容简约,不好烦碎,恒语人曰:‘为贵人,理世务当举纲维,何必须太子细也。譬如为屋,但外望高显,楹栋平正,基壁完牢,风雨不入,足矣。斧斤不平,斲削不密,非屋之病也。’” 唐 李德裕 《续得高文端贼中事宜四状》:“昨日 高文端 到宅辞臣,因子细问得贼中事宜。” 宋 杨万里 《又题寺后竹亭》诗:“壁间题字知谁句,醉把残灯子细看。” 元 王仲元 《粉蝶儿·道情》套曲:“俺也曾子细评跋:譬似去丹墀内穿靴着袍,怎如俺草庵中丫髻环絛。” 梁启超 《袁政府伪造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