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参寥三首(其一)
宋 · 秦观
武陵渔子入花源,但见秦人不得仙。
会有黄鹂鸣翠柳,何妨白眼望青天。
会有黄鹂鸣翠柳,何妨白眼望青天。
注释
武陵:地名,指武陵源,这里泛指仙境。渔子:渔夫。
花源:桃花源,象征理想中的美好世界。
秦人:古代对秦国人的称呼,此处可能暗指现实世界中的人。
不得仙:不能成仙,暗示现实世界的局限。
黄鹂:鸟名,叫声悦耳。
鸣:鸣叫。
翠柳:绿色的柳树。
何妨:不妨,表示无妨、何必要。
白眼:傲慢或不屑一顾的眼神。
青天:广阔的天空,也象征高远的理想。
翻译
武陵渔夫误入桃花源,只看见秦朝人未能成仙。忽然听到黄鹂在翠绿柳树上鸣叫,不妨以白眼看向青天任由思绪飘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渔夫在武陵(可能指的是桃花源)的奇幻经历。他进入了一个仿佛与世隔绝的地方,那里的人们并未得道成仙,保持着秦朝的风貌。诗人借渔子之眼,表达了对现实与理想世界的对比,暗示了对超脱尘世的向往。
"黄鹂鸣翠柳"这一生动画面,增添了自然的生机与宁静,而"白眼望青天"则寓意着渔子对世俗的淡然和对高远理想的追求。整体上,这首诗通过渔夫的视角,展现了诗人秦观对于理想生活的想象与追求,以及对现实社会的某种批判或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