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溪泛舟
宋 · 文彦博
东溪伊水东,溪水丘溶溶。
两桨夷犹去,双凫上下逢。
馀波通洛浦,倒影浸嵩峰。
荷动闻鱼跃,沙平见鹤踪。
岛蒲森剑戟,岸柳亚虬龙。
并载惟禅客,随观有牧童。
风传棹讴远,露湿钓蓑浓。
不是迷津处,何烦问老农。
两桨夷犹去,双凫上下逢。
馀波通洛浦,倒影浸嵩峰。
荷动闻鱼跃,沙平见鹤踪。
岛蒲森剑戟,岸柳亚虬龙。
并载惟禅客,随观有牧童。
风传棹讴远,露湿钓蓑浓。
不是迷津处,何烦问老农。
鉴赏
这首《东溪泛舟》由宋代文彦博所作,描绘了诗人乘舟于东溪之上,沿途所见的自然美景与宁静氛围。
首句“东溪伊水东,溪水丘溶溶”,开篇即以溪流之静谧、水流之缓和,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意境。接着,“两桨夷犹去,双凫上下逢”两句,生动描绘了划船者轻巧的动作与水鸟悠闲的飞翔,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
“馀波通洛浦,倒影浸嵩峰”则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将视线从溪流延伸至更广阔的天地,洛水与嵩山的倒影映入眼帘,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与深远感。
“荷动闻鱼跃,沙平见鹤踪”两句,通过荷叶的摇曳与鱼儿的跳跃,以及沙滩上鹤的足迹,细腻地捕捉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岛蒲森剑戟,岸柳亚虬龙”则以夸张的手法,将岛上的蒲草比作剑戟,岸边的柳树比作虬龙,既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想象与审美情趣。
“并载惟禅客,随观有牧童”两句,点明了舟中乘客的身份与舟行的随性,禅客与牧童的出现,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内容,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风传棹讴远,露湿钓蓑浓”描绘了微风吹过水面,传来悠扬的歌声,以及露水沾湿了渔夫的蓑衣,这些细节进一步渲染了舟行的惬意与自然的和谐。
最后,“不是迷津处,何烦问老农”一句,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当前环境的满意与对自然之道的领悟,暗示了在自然之中寻找心灵归宿的主题。
整体而言,《东溪泛舟》通过细腻的笔触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宁静生活的追求,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