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中天二首(其二)
清 · 李慈铭
少年意气,按吴钩岂料,如斯南北。
华发萧萧今未老,偏比乌头先白。
鱼釜生涯,燕巢花月,醉死人还直。
凭高四望,渡江谁假舟楫。
休说梦想凌烟,笑虚名误,我竟成何物。
寂寞文章身后事,偿得草间偷活。
千载公评,一生心血,不堕华严劫。
英雄末路,竹根如意敲折。
华发萧萧今未老,偏比乌头先白。
鱼釜生涯,燕巢花月,醉死人还直。
凭高四望,渡江谁假舟楫。
休说梦想凌烟,笑虚名误,我竟成何物。
寂寞文章身后事,偿得草间偷活。
千载公评,一生心血,不堕华严劫。
英雄末路,竹根如意敲折。
鉴赏
这首诗由晚清诗人李慈铭所作,名为《壶中天二首(其二)》。诗中以“少年意气”开篇,展现了诗人对青春岁月的回忆与感慨。接着,诗人通过“按吴钩岂料,如斯南北”,表达了对命运无常、人生多变的深刻理解。接下来的“华发萧萧今未老,偏比乌头先白”两句,既是对年华易逝的感叹,也暗含了对时光无情的无奈。
“鱼釜生涯,燕巢花月,醉死人还直”三句,描绘了诗人对平凡生活的态度,即使在简陋的生活中也能找到乐趣,甚至在醉酒中也能寻得一丝解脱。而“凭高四望,渡江谁假舟楫”则进一步展示了诗人对世事的洞察,以及对自身处境的反思。
下半阙,“休说梦想凌烟,笑虚名误,我竟成何物”三句,是对功名利禄的讽刺,诗人认为那些所谓的梦想和虚名并不能真正带来满足感,反而可能成为束缚。接着,“寂寞文章身后事,偿得草间偷活”表达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坚守,即使生活困顿,也要坚持自己的艺术追求。
最后,“千载公评,一生心血,不堕华严劫”三句,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与未来的思考,相信自己的作品会在千年后得到公正的评价,不会被时间遗忘。而“英雄末路,竹根如意敲折”则以形象的比喻,表达了对英雄迟暮、壮志未酬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自己可能面临的命运。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也有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