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丈坐中
诗书作我閒中地,风月知人醉里天。
水底游鱼真见性,树头语鸟小参禅。
平生习气莲华社,一炷香前结后缘。
鉴赏
这首诗《方丈坐中》由金代诗人史肃所作,通过其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首联“纸本功名直几钱,何如付与北窗眠”,开篇即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世俗功名利禄的淡漠态度,将追求功名视为无价之宝的行为比作换取微不足道的金钱,进而提出与其在忙碌中追逐功名,不如选择宁静的北窗下安眠,享受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颔联“诗书作我閒中地,风月知人醉里天”,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他将诗书视为心灵的栖息地,在闲暇时光中沉浸于文字的海洋,与风月为伴,仿佛在醉梦中领悟到宇宙的奥秘,体现了诗人对精神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颈联“水底游鱼真见性,树头语鸟小参禅”,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思考。水中的游鱼和树梢上的鸣鸟,它们的自在生活状态,让诗人感受到生命的真谛,如同参禅悟道一般,达到了心灵的升华。
尾联“平生习气莲华社,一炷香前结后缘”,总结了诗人一生的修行和追求。他将自己比作莲花社的成员,通过一柱香的冥想,结下了未来的善缘,表达了对清净生活的向往和对佛法的虔诚。
整首诗通过对比、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世俗功名的超脱,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体现了金代文人的独特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词语解释
参禅的意思:◎ 参禅 cānchán[(Buddhist) meditate] 佛教指静坐冥想,领悟佛理参禅悟道...
风月的意思:◎ 风月 fēngyuè(1) [gentle breeze and bright moonlight]∶本指清风明月初秋凉夕,风月甚美。——《南史·褚彦回传》(2) [matters concerning a love;seductive arts of a woman]∶男女情爱如今长大了,渐知风月。——《红楼梦》...
付与的意思:拿出;交给:尽力完成时代~我们的使命。...
付与的意思:拿出;交给:尽力完成时代~我们的使命。...
功名的意思:[释义](名)封建时代指科举称号或官职名位。 [构成]并列式:功+名 [例句]求取功名。(作宾语)...
何如的意思:[释义](1) (代)怎么样。你先试验一下;何如?(作谓语) (2) (代)怎样的。我还不清楚他是何如人。(作定语) (3) (副)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如。与其靠外地供应;何如就地取材;自己制造。(作状语) [构成]偏正式:何〔如...
后缘的意思:◎ 后缘 hòuyuán[trailing edge] 机翼或螺旋桨叶最后面的边沿...
见性的意思:佛教语。谓悟彻清净的佛性。《坛经·般若品》:“若开悟顿教,不能外修,但於自心常起正见,烦恼尘劳常不能染,即是见性。” 明 李贽 《答邓石阳书》:“若人能空之,则不得谓之太虚空矣。有何奇妙,而欲学者专以见性为极则也耶!”《天雨花》第二七回:“锁闭三年併五载,试他见性与明心。”...
莲华的意思:见“ 莲花 ”。...
平生的意思:[释义](1) (名)终身;一生。 (2) (副)从来。 [构成]偏正式:平(生 [例句]他把入党看做是平生的大事。(作定语)[同音]平声...
诗书的意思:◎ 诗书 Shī-Shū(1) [the Book of Sangs and the Book of History]∶指《诗经》和《尚书》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2) [boks;literatures;works]∶泛指一般书籍、诗文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漫卷诗书喜欲狂。——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树头的意思:树干以上的部分。 唐 韩偓 《残春旅舍》诗:“树头蜂抱花鬚落,池面鱼吹柳絮行。” 宋 梅尧臣 《和公仪龙图小桃花》:“三分春色一分休,始见桃花着树头。” 宋 杨万里 《病中感秋》诗:“病中一别祇三秋,况见西风在树头。”...
习气的意思:◎ 习气 xíqì[bad habit;bad practice;habitual practice] 不良的习惯或作风官僚习气...
小参的意思:(1).佛教语。称登堂说法为大参,定时以外的说法为小参。 宋 陆庵 《祖庭事苑·小参》:“禪门,詰旦升堂,谓之早参。日晡念诵,谓之晚参。非时説法,谓之小参。” 宋 惠洪 《题昭默自笔小参》:“ 昭默 自卧疾后,无他嗜好,以翰墨为佛事,如示众以小参之语,皆肯自笔。”(2).犹参谒拜见。 宋 杨万里 《游蒲涧》诗:“小参古殿黄面老,不见旧日 安期生 。”...
语鸟的意思:(1).会说话的鸟。如鹦鹉、八哥之类。 唐 无名氏 《李德裕营平泉远方之人多以异物奉之时有题诗》:“ 陇 右诸侯供语鸟, 日南 太守送名花。”(2).指鸟鸣。 宋 陈师道 《绝句》之二:“丁寧语鸟传春意, 白下 门东第几家?”...
知人的意思:(1).谓能鉴察人的品行、才能。《书·皋陶谟》:“知人则哲,能官人。”《史记·宋微子世家》:“ 宋宣公 可谓知人矣,立其弟以成义,然卒其子復享之。” 宋 曾巩 《赠黎安二生序》:“二生固可谓魁奇特起之士,而 苏君 固可谓善知人者也。” 清 钱谦益 《兵部职方清吏司主事徐日久授承德郎制》:“择将如择医,以知人为能事。”(2).谓懂人事。《史记·赵世家》:“ 赵简子 疾,五日不知人,大夫皆惧。”(3).谓懂得人事变化之道。《礼记·中庸》:“质诸鬼神而无疑,知天也;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知人也。” 郑玄 注:...
纸本的意思:以纸为底的字画。有别于绢本。 宋 梅尧臣 《雷逸老以仿石鼓文见遗》诗:“唯閲 元和 韩侍郎 ,始得纸本歌且详。” 宋 范成大 《题张希贤纸本花·牡丹》诗:“生綃多俗格,纸本有真艳。”...
中地的意思:(1).指土质中等的土地。《周礼·地官·小司徒》:“中地,家六人,可任也者,二家五人。”《管子·乘马》:“上地方八十里与下地方百二十里,通於中地方百里。”《后汉书·仲长统传》:“今者土广民稀,中地未垦。” 李贤 注:“上田已耕,唯中地以下未也。”(2).中原;中国。《魏书·崔浩传》:“ 太祖 用漠北醇朴之人,南入中地,变风易俗,化洽四海。”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饮茶》:“始自中地,流于塞外。”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资政新篇》:“中地素以骄奢之习为宝,或诗画美艷,金玉精奇,非一无可取,第是宝之下者也...
一炷香的意思:(1).一枝香或一束香。 唐 李中 《赠念法华经绶上人》诗:“五更初起扫松堂,瞑目先焚一炷香。” 宋 王禹偁 《书斋》诗:“屏山独卧千峯雪,御札时开一炷香。” 宋 陆游 《夜香》诗:“清夜一炷香,实与天心通。”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三折:“此一炷香,愿化去死人,早生天界。此一炷香,愿堂中老母,身安无事。”(2). 明 清 时俗称下官见上司时投递的手本。因其楷书工整,细字直行,又常手捧高拱,故名。 清 翟灏 《通俗编·手本》:“今手本单书官衔姓名,俗号一炷香者,长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