杵歌七首(其一)
杵歌传作睢阳曲,中有哭声能陷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紧张而悲凉的城市景象。"亟亟城城城亟成",通过叠词"亟亟",表现出城市建设的急迫和忙碌,暗示了战乱或灾荒时期人们急于求成的紧迫心情。"小儿齐唱杵歌声",儿童们天真地歌唱着劳动的号子,然而这歌声背后却是大人们的辛劳和生活的艰难。
"杵歌传作睢阳曲",将日常的劳作歌谣与历史上的睢阳之围相联,睢阳是东汉末年张绣围攻刘备的地方,这里暗指战事的阴影。"中有哭声能陷城",意味着即使在歌声中,也能感受到底层人民因困苦和恐惧而发出的无声哀泣,这种悲泣的力量仿佛能动摇城池,暗示了社会动荡不安,民心惶惶。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儿童的歌声为线索,揭示了战乱时期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以及他们对和平与安宁的渴望,具有深刻的社会现实意义。杨维桢作为元末明初的诗人,他的作品往往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动荡与民生疾苦。
词语解释
杵歌的意思:夯歌;打夯号子。 宋 周密 《武林旧事·大礼》:“自 嘉会门 至 丽正门 ,计九里三百二十步,皆以潮沙填筑,其平如席,以便五輅之往来。每队各有歌头,以綵旗为号,唱和杵歌等曲。”按,《左传·襄公十七年》:“筑者謳曰:‘ 泽门 之晳,实兴我役;邑中之黔,实慰我心。’”此亦古代的杵歌。参阅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博弈嬉戏》。...
歌声的意思:◎ 歌声 gēshēng[sound of songs] 声带经头腔和喉腔共鸣产生的乐音,与说话时声音的主要区别在于特定音高上元音的拖长与否;唱歌的声音歌声飞出窗外...
歌声的意思:◎ 歌声 gēshēng[sound of songs] 声带经头腔和喉腔共鸣产生的乐音,与说话时声音的主要区别在于特定音高上元音的拖长与否;唱歌的声音歌声飞出窗外...
亟亟的意思:急忙;急迫。《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 魏撰之 ﹞见説 闻舍人 已回,所以亟亟来拜。” 清 周亮工 《朱静一诗序》:“以视近人,亟亟传布,若不能待旦夕者,其浅深静躁为何如?” 叶圣陶 《倪焕之》四:“我就知道你有这么个脾气。何必亟亟呢?”...
齐唱的意思:◎ 齐唱 qíchàng[unison] 齐声而唱...
声能的意思:◎ 声能 shēngnéng[sound energy]媒质的总能量与无声波存在时的能量之差;声波所具有的能量...
陷城的意思:倒塌的城墙。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五》:“郭东有 五鹿墟 ,墟之在左右多陷城。”...
小儿的意思:◎ 小儿 xiǎo’ér(1) [children]∶小孩子;小儿子两小儿辩斗。——《列子·汤问》(2) 又两小儿笑曰。最喜小儿无赖。——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3) [my son]∶谦称自己的儿子...
中有的意思:即中阴。《俱舍论·分别世品》:“死生二有中,五藴名中有;未至应至处,故中有非生。”《大乘义章》卷八:“两身之间,所受阴形,名为中有。” 吕澂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四讲:“ 犊子 主张有‘中有’(‘生有’与‘死有’之间的状态),此论也有‘中间涅槃’即在中有中入灭的说法。”详“ 中阴 ”。...
睢阳曲的意思:歌曲名。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睢水》:“广 睢阳城 七十里,大治宫观臺苑屏榭,势并皇居,其所经构也。役夫流唱,必曰《睢阳曲》,创传由此始也。”《宋书·乐志一》:“ 孝王 筑 睢阳城 ,方十二里,造倡声,以小鼓为节,筑者下杵以和之,后世谓此声为《睢阳曲》,至今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