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山楼枕上赏析

山楼枕上

宋 · 吴潜
山近寒偏早,愁多梦不浓。
鸦啼半夜月,鹤唳五更风。
晓接残灯里,吟成落叶中。
尘埃今已厌,懒听上方钟。

拼音版原文

shānjìnhánpiānzǎochóuduōmèngnóng

bànyuègèngfēng

xiǎojiēcándēngyínchéngluòzhōng

chénāijīnyànlǎntīngshàngfāngzhōng

注释

山:指靠近寒冷地区的山脉。
寒:寒冷。
偏早:较早来临。
愁:忧虑。
梦:梦境。
浓:浓厚。
鸦啼:乌鸦的叫声。
半夜:深夜。
月:月亮。
鹤唳:鹤的叫声。
五更:天快亮的时候。
风:风。
晓:清晨。
残灯:昏暗的灯火。
吟:吟诵。
落叶:秋天的落叶。
中:当中。
尘埃:尘土和污垢。
厌:厌倦。
上方:寺庙的上空。
钟:寺庙的钟声。

翻译

山靠近寒冷的地方季节来得特别早,忧虑深重让梦境不再浓厚。
乌鸦在半夜啼叫,月光洒落,鹤在五更的风中发出叫声。
清晨我在昏暗的灯光下醒来,诗篇在落叶声中完成。
如今我对尘世已感到厌倦,懒得再去聆听寺庙的钟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孤寂与淡漠的情感,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述来反映诗人的内心世界。开篇“山近寒偏早”两句,营造出一种秋末冬初的萧瑟氛围,表明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转换带来了寒冷,也许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凄凉。

接着,“愁多梦不浓”表现了诗人的忧虑重重,但这些忧虑在梦中都无法得到缓解,这种现实与梦境的对比,增添了一份无奈和沉重。夜晚的“鸦啼半夜月,鹤唳五更风”则是这种孤独感的进一步渲染,黑暗中的鸟鸣声和清晨的风,只能让人感到更加凄凉。

“晓接残灯里,吟成落叶中”描写了诗人在凌晨时分,借着微弱的灯光,吟诵自己的诗句,这些诗句仿佛随着秋天的落叶飘散,显得无比孤寂。这里的“残灯”和“落叶”都是时间流逝和生命凋零的象征。

最后,“尘埃今已厌,懒听上方钟”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对寺庙中早晨的钟声也感到懒惰,不愿意去关注。这不仅是对外界声音的排斥,更是对尘世烦嚣的一种精神上的逃离。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清晨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感与淡漠态度,是一幅精美的山水田园诗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