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秋光
唐 · 白居易
殷卿领北镇,崔尹开南幕。
外事信为荣,中怀未必乐。
何如不才者,兀兀无所作。
不引窗下琴,即举池上酌。
淡交唯对水,老伴无如鹤。
自适颇从容,旁观诚濩落。
身心转恬泰,烟景弥淡泊。
回首语秋光,东来应不错。
外事信为荣,中怀未必乐。
何如不才者,兀兀无所作。
不引窗下琴,即举池上酌。
淡交唯对水,老伴无如鹤。
自适颇从容,旁观诚濩落。
身心转恬泰,烟景弥淡泊。
回首语秋光,东来应不错。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殷卿:古代官员名,这里指殷实或殷仲文。北镇:指北方的重要军事要地。
崔尹:古代官员名,这里指崔宗之或崔涣。
南幕:古代幕府的南面,代指幕府职务。
外事:指朝廷或官场的事物。
中怀:内心的情感。
兀兀:形容无所事事的样子。
淡交:指清淡而真挚的交往。
老伴:老年时的伴侣。
濩落:形容人的处境困顿或志向不得伸展。
翻译
殷卿管理北方重镇,崔尹开启南方幕府。在外任职固然荣耀,内心可能并不快乐。
不如没有才能的人,悠悠然无所作为。
不弹窗下的琴,就举起池边的酒杯。
清淡的交往只有对水,老年的伴侣莫过于鹤。
自我适应颇为从容,旁人看来确实落魄。
身心更加恬静安泰,眼前的景色更显淡泊。
回望秋天的风光,向东而来应是正确的选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自在悠然的生活状态。诗人通过对比和反衬,表达了自己对于淡泊明志、不为名利所动的生活态度的向往与欣赏。
“殷卿领北镇,崔尹开南幕”两句设定了一种边塞将领的壮丽场景,但紧接着“外事信为荣,中怀未必乐”表明诗人对于这种表面的功名并不真正感到快乐。这里通过对比,引出了诗人内心的真实感受。
“何如不才者,兀兀无所作。不引窗下琴,即举池上酌。”这两句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生活理念,他欣赏那种不求闻达于世、悠然自得的人生态度。这里的“不才”并非贬义,而是一种超脱世俗的智慧选择。不弹琴也不饮酒,表明诗人对于艺术和物质享乐并不执着。
“淡交唯对水,老伴无如鹤。”诗人将自己的人际关系比作与水的交流,简单而不华丽,同时也缺乏长久的伴侣,如同难以捕捉的鹤。这里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关系的看淡和超然。
“自适颇从容,旁观诚濩落。”诗人自得其乐,对于外界的繁华只是旁观而已,这种生活状态让他感到心灵的平静与自由。
“身心转恬泰,烟景弥淡泊。”随着时间的流逝,诗人的身体和心灵都达到了一个宁静安泰的境界,而周围的自然景色也显得更加柔和、淡远。
最后,“回首语秋光,东来应不错。”诗人在回望秋天的阳光时,没有感到任何遗憾或错误,这是对自己选择的一种肯定,也是对自己生活态度的一种赞美。
整体而言,这是一首抒发个人生命感悟和哲学思考的诗作,通过对比和反衬,以及对于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红尘、自在悠然的生活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