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秋夜闻雁寄南十五兼呈空和尚赏析

秋夜闻雁寄南十五兼呈空和尚

唐 · 张南史
晚节闻君道趣深,结茅栽树近东林。
禅师几度曾摩顶,高士何年更发心。
北渚三更闻过雁,西城万木动寒砧。
不见支公与玄度,相思拥膝坐长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深邃的秋夜场景,诗人在静谧中听到了远处雁过的声音,这种声音常常在中国古典文学中象征着思念和孤独。开篇“晚节闻君道趣深”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或知己深切的情感,而“结茅栽树近东林”则描绘了一种隐逸生活,可能是诗人自己或是他所向往的状态。

接下来的两句“禅师几度曾摩顶,高士何年更发心”暗示了对精神导师的尊敬以及个人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这里的“摩顶”可能是一种仪式,也象征着对智慧或真理的追求。

中间两句“北渚三更闻过雁,西城万木动寒砧”进一步加强了秋夜的氛围和孤寂感。诗人在深夜听到远处的雁鸣声,以及树林中的冷风声,这些都增添了一种悲凉的感觉。

最后两句“不见支公与玄度,相思拥膝坐长吟”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诗人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怀念那些不在身边的人,与他们共同度过美好时光的记忆如今只能通过吟诵来回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和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