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赠赵公旦赏析

赠赵公旦

宋 · 张嵲
少年意气隘九州,远别不为儿女愁。
秪今摧颓落异县,跬步信宿生离忧。
况今送子又千里,使我别绪何能休。
忆昔石城初识面,两髦紒帻君才收。
余方弱冠事科举,并辔共适东西州。
春风寻胜襄傍寺,夜月复登临汉楼。
凤林花开无远近,渔梁柳暗迷汀洲。
荆门至陋不足数,杏山百丈清泉幽。
径过物色尽可记,至今夜梦当时游。
从兹一别星再终,相望不啻马牛风。
临安相见各惊叹,君非丁壮予老翁。
长离更挟鹓雏至,射策同攀郤诜桂。
上书不肯干相公,頫首甘为州县吏。
故人义重非时俗,三程过我荒村寺。
欢言不觉春夜阑,破月已上前林端。
一杯相属且自适,莫话旧游成慨叹。
闻君早有求田约,四方宁有襄阳乐。
时平我则径西归,远追高士鹿门期。

注释

隘:壮志满、遍布。
秪今:如今。
摧颓:衰败。
信宿:一夜或两夜。
弱冠:二十岁,指成年。
科举:古代选拔官员的考试。
凤林花:比喻人才出众。
鹿门:指隐居之地。

翻译

少年意气壮志满天下,离别不因儿女情长。
如今衰败异乡地,即使一步一夜也充满离愁。
如今送你又要跋涉千里,离别的愁绪何时能停歇。
回忆初次在石城相见,你的才华如同束发少年。
那时我正年轻,忙于科举,与你一同游历东西州。
春风中探寻美景在襄河边的寺庙,夜晚又登楼赏汉江月。
不论远近,凤林花开如画,渔梁柳色暗淡,汀洲景色迷人。
荆门虽简陋,杏山却有百丈清泉的幽静。
沿途风景尽可铭记,至今夜梦中还回味当时的游历。
从此一别,再见遥遥无期,只能像马牛般各自东西。
临安重逢,惊讶彼此变化,你不再年轻,我已老矣。
你如鹓雏展翅,我则射策求功,似郤诜攀桂。
不愿求官,甘愿为小吏,只因朋友情义深厚。
你来访我荒村古寺,旧友情深,不拘时俗。
欢谈直到春夜将尽,残月挂前林。
让我们举杯共饮,享受当下,不必再提往日的感慨。
听说你早有归隐田园的心愿,哪里还有比襄阳更美的地方。
世道太平,我便径直西归,追寻鹿门高士的足迹。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张嵲的作品,名为《赠赵公旦》。张嵲以其深厚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段离别之情与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

开篇“少年意气隘九州,远别不为儿女愁。”表达了诗人年轻时的雄心壮志,不为世俗的小琐事所累。接着,“秪今摧颓落异县,跬步信宿生离忧。”则描绘了时光流转,人事变迁,自己如今漂泊异乡,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在“况今送子又千里,使我别绪何能休。”中,诗人表达了对朋友即将离去的不舍和担忧。随后的“忆昔石城初识面,两髦紒帻君才收。”则是对旧日友情的追念,两人当年在石城相遇时的情景犹如昨日。

诗人继续回忆与朋友一同参加科举考试和探访东西州的往事,春风中的襄傍寺夜月下的临汉楼,都成为他们友谊深厚的见证。凤林花开、渔梁柳暗更是他们情感交织的美好记忆。

“荆门至陋不足数,杏山百丈清泉幽。”则描绘了朋友即将前往的地方景象,而“我径过物色尽可记,至今夜梦当时游。”表达了诗人对这段友情的珍视,即使时间流逝,也难以忘怀。

“从兹一别星再终,相望不啻马牛风。”则是对即将到来的长久离别的预感和无奈。而“临安相见各惊叹,君非丁壮予老翁。”则是在他们重逢时,对时光变化所带来身心变化的感慨。

在后半部分,“长离更挟鹓雏至,射策同攀郤诜桂。”表达了诗人对朋友不论离合都能保持高洁品格的赞赏。而“上书不肯干相公,頫首甘为州县吏。”则是对朋友不愿参与政坛纷争,只愿做一名清廉的地方官员的理解。

最后,“故人义重非时俗,三程过我荒村寺。”表达了诗人对这份超越世俗的深厚友情的珍视,而“欢言不觉春夜阑,破月已上前林端。”则是在美好祝愿中结束了这段离别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往昔时光的回忆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表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朋友未来生活的关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