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侍读学士张公哀辞二首(其一)
宋 · 司马光
喜愠与荣枯,居之悉晏如。
稍门多执笔,至老不抛书。
常愧无能极,曾沾清论馀。
秋风郭门外,雨泣望丧车。
稍门多执笔,至老不抛书。
常愧无能极,曾沾清论馀。
秋风郭门外,雨泣望丧车。
注释
喜愠:欢喜和忧愁。荣枯:草木的生长和凋零。
悉:都。
晏如:平静。
稍门:书房。
执笔:握笔。
抛书:放下书本。
无能极:能力有限。
清论:高明的见解。
郭门:城门。
雨泣:在雨中哭泣。
丧车:运载死者的车辆。
翻译
欢喜和忧愁,如同草木的生长和凋零,我都能平静对待。书房里常常握着笔,直到老年也舍不得放下书本。
我常感到惭愧,能力有限,却有幸聆听过许多高明的见解。
秋风吹过城门外,我在雨中望着丧车,心中充满哀伤。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过往生活的回忆与感慨的诗句。"喜愠与荣枯,居之悉晏如"表明了诗人对于过去的快乐、悲伤和荣耀都已成为淡然的记忆,一切都是那么平静地度过。"稍门多执笔,至老不抛书"显示了诗人的学习态度,即使年事已高,也始终没有放下手中的笔墨,这种对学问的执着和热爱是他一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常愧无能极,曾沾清论馀"则透露出诗人对于自己能力不足的自谦,以及对于曾经参与过的纯洁议论仍有所留恋。最后两句"秋风郭门外,雨泣望丧车"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画面,秋风在郭外飒飒,诗人在雨中仰望着远去的车马,心中充满了对逝去时光的哀愁和不舍。
整首诗通过平实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于自己能力不足的自责。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超脱世俗、淡看功名的高远情操。这是一首充满了个人情感与哲理思考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