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头林君挽诗
宋 · 叶适
之河绕浦各纡萦,结束楼台稳更清。
全与好人修实地,任教流俗趁虚名。
儿应自了书林债,泪苦还滋墓柏荣。
今岁田荒望周急,乡村忆着倍关情。
全与好人修实地,任教流俗趁虚名。
儿应自了书林债,泪苦还滋墓柏荣。
今岁田荒望周急,乡村忆着倍关情。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之:的。河:河流。
绕:环绕。
浦:城镇。
各:各自。
纡萦:曲折蜿蜒。
结束:稳固。
楼台:楼阁台榭。
稳更清:更加清幽。
全:全部。
与:为了。
好人:有德之人。
修实地:扎实地建设。
流俗:世俗。
趁:追求。
儿:孩子们。
应:应该。
自了:专注于。
书林债:知识的债务。
泪:泪水。
苦:艰难。
滋:使生长。
墓柏:墓前柏树。
今岁:今年。
田荒:收成不好。
望周急:期待救济。
乡村:乡村。
忆着:记忆。
倍关情:更加关切。
翻译
河流环绕着城镇,曲折蜿蜒,楼阁台榭在其中显得稳固而清幽。这一切都是为了有德之人扎实地建设,任凭世俗追求虚无的名声。
孩子们应该专注于学业,偿还知识的债务,他们的泪水也能使墓前柏树更加繁茂。
今年田地收成不好,期待能及时救济,对于乡村的记忆让我更加关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返璞归真的生活状态。开篇"之河绕浦各纡萦,结束楼台稳更清",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与好友一道"修实地",强调的是一种脚踏实地、不尚浮华的生活态度。同时,他们并不追逐虚名,而是选择过一种简单真挚的人生。
然而,这种宁静的生活并非没有挑战和苦恼,诗人通过"儿应自了书林债,泪苦还滋墓柏荣"一句,流露出对过去负担和失去亲人的哀伤。这里的"书林债"可能指的是过去的学业或知识负担,而"墓柏荣"则是对于逝者的怀念和悲痛。
最后,诗人面对现实中的困境,如"今岁田荒望周急",表现了对于农事失败的忧虑和紧迫感。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乡村忆着倍关情"一句充满了浓郁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个人生活态度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展现了一位士人对于宁静生活的追求,以及面对现实困境时所保持的坚守和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