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小隐歌赠陈徵君
衣裘久已厌奔走,道路何尝闻拥隔。
一身自许渔樵群,有子况是文章伯。
拄杖欲投烟雾深,支茅独剪云霞落。
秦淮流水栅塘斜,百尺松梯雪浪花。
谁云钟阜周颙宅,不似乌衣谢尚家。
君不见天津桥南筑糟丘,何如金陵城西之酒楼。
丹诏玄纁虽有召,且留江上白蘋洲。
鉴赏
此诗《淮南小隐歌赠陈徵君》由明代诗人欧大任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状态与心境,以及对世俗名利的超脱态度。
首句“君家旧在无诸国”,以“无诸国”这一古代地名,暗示陈徵君曾有过显赫的过往,而今却选择隐居,表达了对过去与现在对比的感慨。接着,“白头来作江东客”一句,点明陈徵君年岁已高,却远离家乡,成为江南的过客,流露出一种岁月流转、人生易老的无奈与感慨。
“衣裘久已厌奔走,道路何尝闻拥隔。”这两句写出了陈徵君对过往奔波劳碌生活的厌倦,以及对当前宁静生活的向往,强调了他追求内心平静与自由的决心。
“一身自许渔樵群,有子况是文章伯。”这里不仅描绘了陈徵君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还通过“文章伯”这一称谓,赞美了他的才华与学识,显示了他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对后辈的提携。
“拄杖欲投烟雾深,支茅独剪云霞落。”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陈徵君隐居生活中的日常场景,通过“烟雾深”、“云霞落”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远离尘嚣的氛围,进一步凸显了其隐逸情怀。
“秦淮流水栅塘斜,百尺松梯雪浪花。”这两句描绘了陈徵君居住环境的自然美景,秦淮河畔的流水、栅塘的斜影、百尺松梯上的雪浪花,构成了一幅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体现了他对自然美的欣赏与融入。
“谁云钟阜周颙宅,不似乌衣谢尚家。”这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对陈徵君所选择的生活方式的赞赏,与传统文人追求的繁华与功名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其对精神自由与个人价值的重视。
最后,“君不见天津桥南筑糟丘,何如金陵城西之酒楼。”这两句通过反问,将陈徵君的生活与世俗的名利场进行对比,强调了后者对前者生活的羡慕与向往,进一步深化了对陈徵君隐逸生活的赞美。
“丹诏玄纁虽有召,且留江上白蘋洲。”这两句以陈徵君面对朝廷的召唤,选择留在江边的白蘋洲,表达了他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坚守,以及对个人选择的坚持。
整首诗通过对陈徵君隐居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其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生观,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融入,充满了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