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丑春旱至四月十六夜雨(其一)
宋 · 陈宓
说梅津漱不濡唇,秧稻堪惊陌上人。
昨夜天公一翻手,苍生百万面生春。
昨夜天公一翻手,苍生百万面生春。
注释
梅津:古代地名,可能指有清澈泉水的地方。漱:用水清洗口腔。
濡:湿润。
陌上人:路上的行人,乡村田野间的人。
天公:古人对自然现象的神秘说法,比喻掌管天气的神。
苍生:泛指百姓,普通民众。
面生春:形容面貌焕然一新,充满生机。
翻译
梅津的水洗嘴也不湿唇,稻田中的景象足以让路上的人惊讶。昨夜天公轻轻一挥手,百万百姓的脸上都焕发出春天的气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陈宓在乙丑年春天遭遇严重旱情,直到四月十六日晚上下了一场大雨的情景。首句"说梅津漱不濡唇"形象地写出干旱之严重,连梅津(古代传说中的甘泉)也无法滋润干涸的嘴唇,暗示了田间稻苗急需雨水。次句"秧稻堪惊陌上人"进一步强调旱情对农事的影响,农民看到稻田里的秧苗因缺水而显得脆弱,心中忧虑。
然而,最后一句"昨夜天公一翻手,苍生百万面生春"则转而表达了希望和喜悦,"天公一翻手"象征着上天终于降下甘霖,"苍生百万面生春"则寓意这场雨如春风般给百万民众带来了生机与希望。整首诗通过对比旱情的严峻和雨后的生机,展现了诗人对于民生的关注以及对大自然恩赐的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