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和尚坐脱
永嘉稳步曹溪路,临济饱参黄檗禅。
桶底脱时无一物,机轮转处有三玄。
火中留得一茎草,依旧光明烁大千。
鉴赏
这首诗《仙和尚坐脱》由金代诗人赵沨所作,通过生动的笔触描绘了高僧坐化的情景与精神境界。
首句“识得从来觉性圆”,开篇即点明了高僧对佛理的深刻领悟,觉性圆满,内心澄明。接着,“西归只履更翛然”一句,以“只履西归”的典故,形象地描绘了高僧在世间的修行达到了极高的境界,即将离开人世时,心境依然超然洒脱,不带一丝尘埃。
“永嘉稳步曹溪路,临济饱参黄檗禅”两句,进一步展现了高僧的修行历程和成就。永嘉大师和临济宗是佛教禅宗的重要分支,这里借以赞扬高僧在禅修道路上的坚定步伐和深入理解。曹溪路和黄檗禅分别代表了禅宗的两大传统,高僧不仅涉足其中,且深有体会。
“桶底脱时无一物,机轮转处有三玄”则揭示了高僧在坐化前的内心状态。桶底脱喻指彻底放下一切,机轮转处的“三玄”则暗含着佛法的深奥层次,高僧在即将离开人世之际,内心已达到一种超越物质、超越语言的境界。
最后,“火中留得一茎草,依旧光明烁大千”以火中之草比喻高僧虽身处世间种种苦难之中,但其内心的光明却能普照万物,即使在坐化之后,其精神与智慧仍能影响和启迪后世。这句诗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高僧的精神境界相融合,表达了对高僧伟大人格的崇敬与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高僧坐化过程的描绘,展现了其深厚的佛学造诣、超凡脱俗的内心世界以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是一首富有哲思与艺术性的佳作。
词语解释
饱参的意思:谓充分领略事理。 宋 晓莹 《罗湖野录》卷四:“ 明州 和庵主 ,从 南岳 辨禪师 游,丛林以为饱参。”《增修诗话总龟后集》卷二八引 宋 无名氏 《雪浪斋日记》:“为诗当饱参,然后臭味乃同,虽为大宗匠者亦然。”...
曹溪的意思:(1).水名。在 广东省 曲江县 东南 双峰山 下。 唐 杨炯 《送杨处士反初卜居曲江》诗:“ 萧 寺休为相, 曹溪 便寄家。” 宋 文天祥 《南华山》诗:“笑看 曹溪 水,门前坐松风。”参阅《广东通志·曲江县·山川略四》。(2).禅宗南宗别号。以六祖 慧能 在 曹溪 宝林寺 演法而得名。 唐 柳宗元 《曹溪大鉴禅师碑》:“凡言禪,皆本 曹溪 。” 唐 善生 《送玉禅师》诗:“洞了 曹溪 旨,寧输俗者机。”...
从来的意思:◎ 从来 cónglái[always;all along] 向来,一向——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面,表示动作、行为或情况从过去到现在一直是那样从来如此...
大千的意思:“ 大千世界 ”的省称。 晋 道恒 《释驳论》:“故神暉一震,则感动大千。” 宋 苏轼 《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诗:“忽登最高塔,眼界穷大千。” 赵朴初 《满庭芳·为人民大会堂作》词:“气吞大千, 天安门 外, 泰岱 壮严。”...
得一的意思:(1).得道。《老子》:“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 王弼 注:“一,数之始而物之极也,各是一物之生,所以为主也。物皆各得此一以成。”《吕氏春秋·论人》:“无以害其天则知精,知精则知神,知神之谓得一。凡彼万形,得一后成。” 高诱 注:“一,道也。天道生万物,万物得一乃(后)成也。”《楚辞·远游》:“奇 傅説 之託辰星兮,羡 韩众 之得一。” 王逸 注:“喻古先圣获道纯也。” 晋 陶潜 《感士不遇赋》:“承前王之清诲,曰天道之无亲;澄得...
光明的意思:[释义](1) 基本义:(名)亮光。那是黑暗中的一线光明。(作宾语) (2) (形)明亮。这条街上的路灯;一个个都像通体光明的水晶球。(作定语) (3) (形)比喻正义的或有希望的(事物)。光明大道|光明的远景。(作定语) (4) (形)(胸襟)坦白;没有私心。为人光明正大(光明磊落;行为正派)。(作谓语) [构成]并列式:光+明 [反义]暗淡、黑暗...
黄檗的意思:◎ 黄檗 huángbò[bark of cork tree] 俗作“黄柏”,落叶乔木。内皮色黄性寒味苦,可入药,亦可作染料鲜支黄蘖。——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机轮的意思:(1).古代提水用的机械装置。《宋史·太祖纪三》:“﹝ 太祖 ﹞步至 晋王邸 ,命作机轮,輓 金水河 注邸中为池。”(2).泛指机械转轮。 申跃中 《一盏抗旱灯下》:“在这抗旱的时节,每盏灯笼底下,不是机轮在旋转,就是水车轮在旋转。”...
觉性的意思:佛教语。谓能断离一切迷惘而开悟真理的本性。 南朝 梁 沉积 《梁武帝<立神明成佛义记>序》:“莫能精求,互起偏执,乃使天然觉性自没。” 宋 秦观 《录龙井辩才事》:“讼既往过愆,反本来清浄觉性。” 宋 储泳 《祛疑说》:“人惟一觉性耳。觉之一字,可以断疑情,祛邪妄。”...
轮转的意思:◎ 轮转 lúnzhuàn[rotate] 使轮流交替;交替每种食品都轮转一下,这样每隔一段时间就能重复见到每种食品...
三玄的意思:(1). 魏 晋 玄学家对《老子》、《庄子》和《周易》三书的合称。道教亦沿用之。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洎于 梁 世,兹风復阐。《庄》、《老》、《周易》,总谓三玄。”《隋书·隐逸传·徐则》:“﹝ 则 ﹞善三玄,精於议论。”(2).指日、月、星。《云笈七籤》卷五十:“天有三玄,谓日、月、星也。”(3).佛家语。谓三种奥义。临济宗禅师宣扬教旨,一句中有三玄,一玄中有三要,总称九带。《续灯录·东京华严普孜禅师》:“师为人清秀杰出,唱 临济 下三玄九带,造 曹洞 五位十玄,皆妙得其家风要旨,学既...
识得的意思:懂得,知道。《水浒传》第三八回:“ 李逵 虽然也识得水,却不甚高。当时慌了手脚。”《儒林外史》第一回:“况你埋没在这乡村镇上,虽有才学,谁人是识得你的?”...
稳步的意思:◎ 稳步 wěnbù[with steady steps;steadily] 稳重的步子稳步发展...
溪路的意思:溪谷边的路;溪水之路。 唐 张九龄 《赴使泷峡》诗:“溪路日幽深,寒空入两嶔。” 唐 王昌龄 《武陵开元观黄炼师院》诗之一:“欲访 桃源 入溪路,忽闻鸡犬使人疑。” 唐 柳宗元 《入黄溪闻猿》诗:“溪路千里曲,哀猿何处鸣。”谿路:山间小路。 唐 崔曙 《山下晚晴》诗:“寥寥远天静,谿路何空濛。”...
西归的意思:(1).向西归还;归向西方。《诗·桧风·匪风》:“谁将西归,怀之好音。” 南朝 梁 何逊 《临行与故游夜别》诗:“復如东注水,未有西归日。” 唐 孟郊 《感怀》诗之五:“去去荒泽远,落日当西归。”(2).用作人死亡的婉词。如:跨鹤西归;鸾驭西归。...
依旧的意思:◎ 依旧 yījiù[as before;still] 依然像从前一样书房的陈设依旧未变...
一物的意思:(1).一种事物;一件事物。《管子·白心》:“然而天不为一物枉其时,明君圣人亦不为一人枉其法。”《史记·周本纪》:“此一物足以释 西伯 ,况其多乎!” 唐 杜牧 《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第中无一物,万卷书满堂。” 清 郑燮 《同起林上人重访仁公》诗之三:“莫教轻一物,可待报他生。” 马南邨 《燕山夜话·共通的门径》:“没有无所不知的博学之士,也没有只知一事一物而不知其他的专门家。”(2).同类物;同一事。《周礼·夏官·校人》:“掌王马之政,辨六马之属,种马一物,戎马一物,齐马一物,道马一物,田马一物...
一茎的意思:(1).原意为植物的一条茎,后表数量,多用于条状物。 汉 焦赣 《易林·震之师》:“一茎九缠,更用牵挛,宿明俯仰,不得东西。” 晋 王嘉 《拾遗记·方丈山》:“莎萝草细大如髮,一茎百寻。” 唐 白居易 《初见白发》诗:“白髮生一茎,朝来明镜里,勿言一茎少,满头从此始。” 明 无名氏 《宫词》:“况我瘦身躯怎和愁肠挣,刚剩得担害怕恩情骨一茎。”(2).中医术语,脐带。 明 李中梓 《医宗必读·肾为先天本论》:“婴儿未成,先结胞胎,其象中空,一茎透起,形如莲蕊。一茎即脐带,莲蕊即两肾,而命寓焉。”...
永嘉的意思:◎ 永嘉 Yǒngjiā[a prefecture in ZheJiang province] 永嘉郡,治所在今浙江永嘉县展转四明天台,以至 永嘉。—— 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只履的意思:一只芒鞋。《五灯会元·东土祖师·初祖菩提达摩祖师》:“﹝ 达摩 ﹞端居而逝……葬 熊耳山 。起塔於 定林寺 。后三岁, 魏 宋云 奉使西域回,遇祖于 葱岭 ,见乎携隻履,翩翩独逝。 云 问:‘师何往?’祖曰:‘西天去!’”后以“隻履”为僧人送行或追悼亡僧之典。 唐 牟融 《送僧》诗:“烟水浮杯渡,云山隻履行。” 明 屠隆 《昙花记·檀施积功》:“隻履踏天涯,西去谁家。回头不恋旧繁华。白马青牛看并驾,觉路无差。” 清 梁章鉅 《退庵随笔·读子二》:“若本不合来,而竟来,吾恐隻履归时,未必肉身而西也。...
桶底脱的意思:《五灯会元·青原下十三世·长芦清了禅师》:“师一日入厨看煮麪次,忽桶底脱。众皆失声曰:‘可惜许!’师曰:‘桶底脱自合欢喜,因甚么却烦恼?’”禅宗因以喻悟脱之境。 金 赵沨 《仙和尚坐脱》诗:“桶底脱时无一物,机轮转处有三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