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兴简同志(其九)
明 · 邹元标
文章千古事,壮夫比彫虫。
彫虫虽小技,斯文岂易工。
今人竞词藻,古人性灵通。
性灵既以通,源泉滋不穷。
六经文章伯,无语不鸿濛。
笔可参造化,谁与领春风。
彫虫虽小技,斯文岂易工。
今人竞词藻,古人性灵通。
性灵既以通,源泉滋不穷。
六经文章伯,无语不鸿濛。
笔可参造化,谁与领春风。
鉴赏
这首诗《杂兴简同志(其九)》由明代诗人邹元标所作,通过“文章千古事,壮夫比彫虫”开篇,巧妙地将文章创作与英雄豪杰相提并论,强调了文学创作的重要性。接下来,“彫虫虽小技,斯文岂易工”两句,既赞美了文学创作的微小技艺,又突出了其背后的艰辛与不易。
“今人竞词藻,古人性灵通”对比了当下的文人追求华丽辞藻的现象,与古代文人注重内心情感和精神世界的表达形成鲜明对照。这反映出作者对当下文风的一种反思与批判。
“性灵既以通,源泉滋不穷”则表达了作者对于文学创作中真挚情感与深刻思想的重视,认为只有真正触及人心的创作,才能如源头活水般源源不断。
最后,“六经文章伯,无语不鸿濛”将文学与儒家经典相联系,强调了文学在传承文化、启迪智慧方面的重要作用。“笔可参造化,谁与领春风”则进一步升华主题,暗示了文学作品能够反映自然与社会的奥秘,引领读者感受生活的美好与深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邹元标对于文学艺术的独特见解,也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