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烛行
唐 · 宋之问
帝城九门乘夜开,仙车百两自天来。
列火东归暗行月,浮桥西渡响奔雷。
龙楼锦障连连出,遥望梁台如昼日。
梁台花烛见天人,平阳宾从绮罗春。
共迎织女归春幄,俱送常娥下月轮。
常娥月中君未见,红粉盈盈隔团扇。
玉樽交引合欢杯,珠履共蹋鸳鸯荐。
漏尽更深斗欲斜,可怜金翠满庭花。
庭花灼灼歌秾李,此夕天孙嫁王子。
结缡初出望园中,和鸣已入秦筲里。
同心合带两相依,明日双朝入此微。
共待洛城分曙色,更看天下凤凰飞。
列火东归暗行月,浮桥西渡响奔雷。
龙楼锦障连连出,遥望梁台如昼日。
梁台花烛见天人,平阳宾从绮罗春。
共迎织女归春幄,俱送常娥下月轮。
常娥月中君未见,红粉盈盈隔团扇。
玉樽交引合欢杯,珠履共蹋鸳鸯荐。
漏尽更深斗欲斜,可怜金翠满庭花。
庭花灼灼歌秾李,此夕天孙嫁王子。
结缡初出望园中,和鸣已入秦筲里。
同心合带两相依,明日双朝入此微。
共待洛城分曙色,更看天下凤凰飞。
注释
帝城:指古代都城,这里特指长安或洛阳。九门:古代都城有多个城门,九门泛指多门,表示庄严宏大。
仙车:指神仙乘坐的华丽车辆。
列火:排列成行的火炬。
浮桥:临时搭建的桥梁,便于通行。
龙楼:皇宫中的高楼。
锦障:华丽的屏障或帘幕。
梁台:可能指皇宫中的高台或特定的宫殿。
花烛:婚礼中使用的蜡烛,象征喜庆。
平阳:地名,也可能代指显赫的家族。
宾从:宾客随从。
绮罗:华丽的丝织品,此处形容服饰华美。
织女:中国神话中银河边的仙女,与牛郎相恋。
春幄:春天的帐篷,这里比喻为婚礼场所。
常娥:即嫦娥,传说中奔月的仙女。
月轮:月亮的别称,这里指嫦娥居住的月宫。
红粉:指美女。
团扇:圆形有柄的扇子,古代常用作遮面或装饰。
玉樽:玉制的酒杯,象征高贵。
合欢杯:庆祝时共饮的酒杯,寓意欢乐团聚。
珠履:镶嵌珍珠的鞋子,显示身份尊贵。
漏尽:古代计时工具滴漏中的水滴完,表示时间已晚。
斗欲斜:北斗七星的位置变化,暗示夜深。
金翠:金色和翠绿色,形容装饰华丽。
庭花:庭院中的花。
天孙:指织女,因她是天帝之孙女。
王子:这里可能指代贵族或帝王之子。
结缡:古代婚礼中新娘系佩巾的仪式,比喻结婚。
望园中:新婚夫妇望向园中,象征对未来生活的展望。
和鸣:比喻夫妻和谐。
秦筲:古代秦国的竹制容器,这里可能借指音乐器具。
同心合带:比喻夫妻心心相印,紧密相连。
双朝:一同上朝,表示共同参与国家大事。
此微:这种细微之处,指日常生活中的相互扶持。
洛城:洛阳城,东汉及以后多个朝代的都城。
分曙色:迎来黎明的第一缕阳光。
凤凰飞:凤凰象征吉祥和谐,这里比喻国家繁荣昌盛。
翻译
京城九大门深夜开启,仿佛神仙的车队从天际降临。一行行火炬东归,月光随之黯淡;浮桥向西横渡,声响如雷轰鸣。
皇宫楼阁华美屏障接连出现,远远望去,梁台亮如白昼。
梁台上的花烛映照着天人般的美人,平阳的宾客身着绮丽罗衣,春意盎然。
一同迎接织女进入春日的帷帐,又一起送嫦娥离开月宫。
你未曾亲眼见过月中的嫦娥,只隔着团扇见到她容颜红润。
宴会上玉杯交错,共饮合欢酒,珠履踏在绣有鸳鸯的地毯上。
夜深更尽,北斗星斜,可惜的是满庭院的金翠花朵。
庭院里的花儿鲜艳,歌声赞美着美丽的女子,这一夜织女嫁给了王子。
新婚夫妇首次望向园中,和谐的琴瑟声已入秦瑟之中。
两人情投意合,相依相偎,次日双双入朝,情意更加细腻。
共同期待洛阳城迎接晨曦,再看那象征吉祥的凤凰展翅高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夜宴,充满了仙气和梦幻色彩。开头“帝城九门乘夜开”一句,便设定了一个宏伟的场景,九门大开,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非凡盛会。“仙车百两自天来”则更增添了一份神秘与超脱尘世的意境。
诗中还通过对比强调了夜晚的活动:“列火东归暗行月,浮桥西渡响奔雷。”这里的“列火”和“浮桥”都是古代宫廷夜宴中的景象,而“暗行月”与“响奔雷”则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夜间活动的热闹与日间的平静。
在描写宫中建筑时,“龙楼锦障连连出”一句展示了宫殿的辉煌与层次分明,而“遥望梁台如昼日”则让人感受到即便夜晚,宫中的灯火也照得如同白昼。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了人物活动,“梁台花烛见天人,平阳宾从绮罗春。”这里的“天人”可能指的是帝王或仙女,而“平阳宾从”则描绘了一场盛大的宴会。“共迎织女归春幄,俱送常娥下月轮。”这两句诗中的“织女”与“常娥”都是神话中的人物,分别象征着织布和月亮,这里可能是在描述宫廷中的节庆活动。
接下来,“常娥月中君未见,红粉盈盈隔团扇。”这句诗描绘了常娥在月亮之中,而观者却只能隔着屏风远望,增添了一份神秘与难以触及的美感。
“玉樽交引合欢杯,珠履共蹾鸳鸯荐。”这里的“玉樽”、“珠履”和“鸳鸯荐”都是高贵豪华的物品,展示了宴会上的奢侈与欢乐。
诗的最后几句则描绘了一场结束后的情景,“漏尽更深斗欲斜,可怜金翠满庭花。”这里的“漏尽更深”表明时间已经很晚,而“斗欲斜”则预示着夜将尽,星辰即将移动。而“可怜金翠满庭花”则是对宴会中美好景致的一种留恋。
整首诗通过精细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仙气、神秘与奢侈的夜晚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