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赏梅分韵得观字
宋 · 赵必?
老梅百窠霸骚坛,峥嵘铁骨傲岁寒。
千枝万枝冻欲槁,一花两花春尚悭。
愁闻羌雏吼玉笛,羞见公子驮金鞍。
芳魂久嫁逋仙去,怨云恨雨迷孤山。
憔悴独醒者,纳交惟芷兰。
江南穷诗人,鄙哉弟山矾。
甚而含毫吮墨之俗子,或比之粉面之何郎、玉肌之阿环。
梅花酷怕渠点涴,所以未破冰雪颜。
与其玉堂兮金屋,孰若竹篱茅舍幽且閒。
与其状元兮宰相,孰若收香敛华林壑间。
逆知梅意同我意,诗人合作如是观。
千枝万枝冻欲槁,一花两花春尚悭。
愁闻羌雏吼玉笛,羞见公子驮金鞍。
芳魂久嫁逋仙去,怨云恨雨迷孤山。
憔悴独醒者,纳交惟芷兰。
江南穷诗人,鄙哉弟山矾。
甚而含毫吮墨之俗子,或比之粉面之何郎、玉肌之阿环。
梅花酷怕渠点涴,所以未破冰雪颜。
与其玉堂兮金屋,孰若竹篱茅舍幽且閒。
与其状元兮宰相,孰若收香敛华林壑间。
逆知梅意同我意,诗人合作如是观。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霸骚坛:独占诗坛。峥嵘:形容坚硬或突出。
羌雏:羌族的孩子,这里代指笛声。
逋仙:隐士。
孤山:杭州西湖的名胜,有孤山梅园。
芷兰:象征高洁的香草。
弟山矾:诗人自谦之词,山矾是一种植物。
含毫吮墨:拿着笔墨写作。
何郎:古代美男子。
阿环:古代美女。
竹篱茅舍:简朴的住所。
状元:科举考试的第一名。
宰相:古代最高行政长官。
逆知:预先知道,理解。
翻译
老梅树上结满了花,独占诗坛的荣耀,它的坚硬枝干在寒冬中傲然挺立。即使千枝万枝都被冻得几乎枯萎,只有一两朵花开放,春天也显得吝啬。
听到羌笛声,心中愁苦,不愿看见公子们骑着华丽的金鞍。
梅花的香气早已随逋仙离去,满心怨恨与哀愁,迷失在孤山之中。
孤独憔悴的清醒者,只与芷兰这样的高洁之物交往。
江南的贫困诗人,鄙视我这山矾般的身份。
那些庸俗的文人,甚至有人拿我与美貌的何郎和肌肤如玉的阿环相比。
梅花害怕世俗玷污,因此保持了冰雪般纯洁的容颜。
比起华丽的玉堂金屋,我更喜欢竹篱茅舍的清幽闲适。
比起荣登状元或宰相,我更愿在山林间收集花香,收敛繁华。
我深知梅花的心意,诗人之间的共鸣就是如此。
鉴赏
这首宋诗《南山赏梅分韵得观字》是赵必?所作,通过对老梅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梅花坚韧品格的赞美和对其遭遇的同情。首句“老梅百窠霸骚坛,峥嵘铁骨傲岁寒”刻画了老梅傲立寒冬的雄姿,如同文坛领袖。接下来的诗句“千枝万枝冻欲槁,一花两花春尚悭”描绘了梅花在严冬中凋零的景象,即使仅有几朵开放,也显得春意稀缺。
诗人借“愁闻羌雏吼玉笛,羞见公子驮金鞍”表达对梅花被忽视的感慨,暗示其境遇不佳。梅花的灵魂仿佛已随逋仙而去,栖身于孤山,孤独而清高。诗人自比为“憔悴独醒者”,与梅花一样坚守节操,只与芷兰这样的高洁之士交往。
诗人批评了那些将梅花比作世俗之人(如何郎、阿环)的行为,认为梅花更应保持其冰雪般的纯洁。他宁愿梅花在“竹篱茅舍”中幽静闲适,也不愿其被富贵气所玷污。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与梅花心意相通,期待诗人能共同欣赏并理解梅花的真意。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赞美了梅花的高洁品质,同时也寓言了自己的人生追求和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