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门早秋
明 · 区大相
蓟城杨柳早寒知,不待秋来气已悲。
乡国看为天尽处,塞门愁记雁来时。
关前汉骑侵晨发,楼上胡笳向暮吹。
叶落深闺徒下泪,从今征戍几年期。
乡国看为天尽处,塞门愁记雁来时。
关前汉骑侵晨发,楼上胡笳向暮吹。
叶落深闺徒下泪,从今征戍几年期。
鉴赏
这首《蓟门早秋》由明代诗人区大相所作,描绘了边塞初秋时节的凄凉景象与思乡之情。
首联“蓟城杨柳早寒知,不待秋来气已悲”以“蓟城”的杨柳作为切入点,点明了地点和季节,通过“早寒知”三字,暗示出边塞气候的寒冷,预示着秋天的到来,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即将到来的秋意的感伤情绪。
颔联“乡国看为天尽处,塞门愁记雁来时”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将故乡比作“天尽处”,形象地表达了对故乡的遥远思念,而“塞门愁记雁来时”则通过雁的南飞,触发了对家乡的怀念,以及对离别之苦的深深忧虑。
颈联“关前汉骑侵晨发,楼上胡笳向暮吹”描绘了一幅边塞特有的景象:清晨,汉军骑兵出关,傍晚,胡笳声在楼上回响。这里不仅展现了边塞生活的紧张与动荡,也暗含了对战争的无奈与对和平的渴望。
尾联“叶落深闺徒下泪,从今征戍几年期”将视角转向了深闺中的女子,她因思念远征的丈夫而流泪,表达了对亲人安全归来的期盼。这一句既是对前文情感的延续,也是对整个边塞生活状态的深刻反思,体现了诗人对战争给家庭带来痛苦的同情与关注。
整体而言,《蓟门早秋》通过对边塞初秋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物情感的深切刻画,展现了一幅充满哀愁与思乡之情的画面,反映了诗人对边塞生活复杂情感的深刻理解与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