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承湖南佥宪兀颜子中问讯敬用酬上
坐沾梅子雨,忆别柳条春。
衡岳瞻朱鸟,湘江咏绿蘋。
升车访遗逸,问俗愿清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客人前往湖南,遇见了新任宪节官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诗人展现了季节更替的自然景象与人情的温暖。首联“有客湖南去,闻公宪节新”开门见山,点明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和人物身份。接着,“坐沾梅子雨,忆别柳条春”两句,运用了典型的春天意象——梅雨和柳条,既渲染了季节氛围,也暗示了离别与重逢的情感。颈联“衡岳瞻朱鸟,湘江咏绿蘋”则将目光转向自然景观,衡山的朱鸟与湘江的绿蘋,不仅丰富了画面,也寓意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赞美。尾联“升车访遗逸,问俗愿清淳”表达了官员关心民间疾苦,寻求淳朴民风的愿望,体现了古代文人士大夫的责任感与理想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充满人文关怀与自然美景的画面,展现了作者对社会和谐与自然美好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元末明初时期文人士大夫的精神风貌。
词语解释
公宪的意思:犹国法。《后汉书·张霸传》:“明府不以 陵 不肖,误见擢序,今申公宪,以报私恩。”...
衡岳的意思:同“ 衡岳 ”。 唐 许浑 《送卢先辈自衡岳赴复州嘉礼》诗之二:“万重岭嶠辞 衡岳 ,千里山陂问 竟陵 。”岳,一本作“ 岳 ”。 宋 胡宏 《题上封寺》诗:“ 瀟湘 水与 苍梧 通,环绕 衡岳 青冥中。” 清 顾炎武 《怀人》诗:“嶔崟七十有二峯,紫盖独不朝 衡岳 。” 柳亚子 《哭龚铁铮烈士》诗:“ 衡岳 荒荒峙, 湘 波怒岂平。”南岳 衡山 。 晋 左思 《吴都赋》:“指 衡岳 以镇野,目 龙川 而带坰。”《南史·隐逸传下·庾承先》:“辟功曹不就,乃与道士 王僧镇 同游 衡岳 。” 陈毅 《...
湖南的意思:◎ 湖南 Húnán[Hunan province] 中国南部的省,简称湘。面积211800万平方公里,人口6128万(1990),省会长沙。湖南省东、南、西三部分为山地丘陵,中北部为洞庭湖平原,湘、资、沅、澧四水向北流入洞庭湖。该省为中国江南交通枢纽,京广、湘桂、淅赣、湘黔铁路经本省,全省铁路总长2千多公里。有色金属储量丰富,是中国有名的“有色金属之乡”,其中锑储量占世界第一。是中国南方的林业基地和以稻米为主的粮食产区...
柳条的意思:◎ 柳条 liǔtiáo[wicker;osier;willow branch] 编织筐、包、篮子等用的柳树柔软的枝条柳条包...
梅子的意思:◎ 梅子 méizi[mume;Japanese apricot] 梅树的果实...
清淳的意思:(1).品德高洁而纯朴。《后汉书·朱穆传》:“愚臣以为可悉罢省,遵復往初,率由旧章,更选海内清淳之士,明达国体者,以补其处。”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伤逝》:“ 王子敬 与 羊绥 善。 绥 清淳简贵,为中书郎,少亡。” 唐 元稹 《代曲江老人百韵》:“儒林一同异,冠屨尽清淳。” 清 龚自珍 《吴之癯》:“若为子弟,而清淳之质亡矣。”(2).清洁淳正。《红楼梦》第四一回:“隔年蠲的雨水,那有这样清淳?” 郭沫若 《百花齐放·芍药》诗:“蝴蝶们的午梦睡得来更加轻巧,蜜蜂们的蜜汁比以前更加清淳。...
升车的意思:(1).登车,上车。《礼记·经解》:“行步,则有环珮之声;升车,则有鸞和之音。”《论语·乡党》:“升车,必正立,执绥。”《汉书·成帝纪赞》:“ 成帝 善修容仪;升车,正立,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 宋 方凤 《物异考·虫异》:“ 吴 诸葛恪 将朝,犬啣衣止之,如此者再,乃令人逐犬,遂升车入朝。是日被害。”(2).缆车。 清 薛福成 《白雷登海口避暑记》:“岸高也,则有升车以省紆绕;波平也,则有小舟以恣荡漾。”...
问俗的意思:访问风俗。《礼记·曲礼上》:“入竟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 郑玄 注:“俗,谓常所行与所恶也。” 宋 叶适 《除秘阁修撰谢表》:“及此扶行而问俗,几成尸素以具官。” 清 黄景仁 《荻港舟次》诗:“畴昔五马来 江 东,停麾问俗何雍雍。”...
宪节的意思:廉访使、巡按等风宪官所持的符节。 宋 岳珂 《桯史·瞿唐滟滪》:“ 绍兴 中, 蜀 士有 喻汝礪 者,持宪节来治于 夔 。”《元史·千奴传》:“﹝ 千奴 ﹞前后七持宪节,刚正不挠。” 清 李渔 《蜃中楼·寄书》:“使君秉天朝宪节,寡人司水国微权。”...
湘江的意思:◎ 湘江 Xiāng Jiāng[Xiangjiang River] 湖南省最大的河,长江的主要支流之一。发源于广西兴安,向东北流入洞庭湖,全长817公里...
朱鸟的意思:(1).星宿名。二十八宿中南方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的总称。七宿相联呈鸟形;朱色象火,南方属火,故名。《史记·天官书》:“南宫朱鸟。” 唐 杨炯 《浑天赋》:“南宫则黄龙赋象,朱鸟成形,五帝之座,三光之庭。”(2).古代军事家按天文四宫布列前后左右军阵,军旗画四种图形为标识,前方的叫朱鸟。《礼记·曲礼上》:“行,前朱鸟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 孔颖达 疏:“此明军行象天文而作陈法也。前南,后北,左东,右西。朱鸟、玄武、青龙、白虎,四方宿名也。军前宜捷,故用鸟。” 明 沉寿民 《江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