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史思善吴文仲二比部偶集斋中分得山字
明 · 孙继皋
玉珂双并散朝班,人识明光奏赋还。
春雪昨看华屋满,秋风偏放白云閒。
佩将兰草香同握,望得金茎渴共攀。
橐笔却怜违别久,重来仍是忆青山。
春雪昨看华屋满,秋风偏放白云閒。
佩将兰草香同握,望得金茎渴共攀。
橐笔却怜违别久,重来仍是忆青山。
鉴赏
此诗描绘了秋日里两位官员史思善与吴文仲在斋中相聚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物间的深厚情谊与自然景色的和谐之美。
首联“玉珂双并散朝班,人识明光奏赋还”,以“玉珂”象征官员的身份与尊贵,形象地描绘了两位官员结束朝会后,各自返回的情景。这里的“明光”不仅指朝堂之上的光芒,也暗含着才华与智慧的光辉,暗示二人皆是才学出众之人。
颔联“春雪昨看华屋满,秋风偏放白云閒”,对比春与秋的景象,春雪满屋,象征着生机与繁华;而秋风放白云,展现了一种宁静与淡泊的意境。这一对比,既体现了时间的流转,也寓意着人生的起伏与心境的变化。
颈联“佩将兰草香同握,望得金茎渴共攀”,进一步深化了人物间的情感交流。佩带兰草象征高洁与友谊,共同握着象征着追求与共享的“金茎”,表达了深厚的情谊与共同的目标。这里不仅有物质上的共享,更有精神上的共鸣。
尾联“橐笔却怜违别久,重来仍是忆青山”,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待。橐笔,即携带书写工具,象征着创作与思考。这句话意味着尽管分别已久,但心中仍怀有对过去的深深眷恋,以及对未来再次相聚的期待。青山作为背景,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寄托了对自然与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对比,展现了人物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与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