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之水四章
明 · 区大相
芦之水,不容舠。
炎夏仲月,火云熇熇。
我行无期,仆夫告劳。
虽劳矣,我心则敖。
芦之水,不容苇。
炎夏仲月,火云旆旆。
我行无极,仆夫告瘁。
虽瘁矣,我心则惠。
奉命徂征,适彼王郊。
王郊无毛,室家嗷嗷。
仆夫之劳,犹可敖也。
室家嗷嗷,不可敖也。
奉命徂征,适彼王遂。
王遂如燬,饥人如猬。
仆夫之瘁,犹可惠也。
饥人如猬,不可惠也。
炎夏仲月,火云熇熇。
我行无期,仆夫告劳。
虽劳矣,我心则敖。
芦之水,不容苇。
炎夏仲月,火云旆旆。
我行无极,仆夫告瘁。
虽瘁矣,我心则惠。
奉命徂征,适彼王郊。
王郊无毛,室家嗷嗷。
仆夫之劳,犹可敖也。
室家嗷嗷,不可敖也。
奉命徂征,适彼王遂。
王遂如燬,饥人如猬。
仆夫之瘁,犹可惠也。
饥人如猬,不可惠也。
鉴赏
这首诗以芦之水为背景,描绘了夏日行旅的艰辛与内心的坚韧。诗人通过芦之水的不同状态,隐喻了旅途中的不同境遇和心境的变化。芦之水在诗中既是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是情感与哲理的寄托。
首章“芦之水,不容舠”,以芦之水的狭窄比喻旅途的艰难,舟行受限,暗示行程的不易。接着“炎夏仲月,火云熇熇”描绘了夏日炎炎,烈日高照的景象,烘托出旅途的酷热与艰辛。“我行无期,仆夫告劳”表达了行旅的不确定性与仆人的辛劳,而“虽劳矣,我心则敖”则展现了诗人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与乐观态度。
第二章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芦之水,不容苇。炎夏仲月,火云旆旆”以芦苇的难以容身比喻旅途的更加艰难,同时“仆夫告瘁”表现了仆人的疲惫不堪,但“我心则惠”则强调了诗人对仆人的体恤与关怀。
后两章分别描述了前往王郊和王遂的旅程,王郊与王遂象征着目的地或理想之地,但“王郊无毛,室家嗷嗷”、“王遂如燬,饥人如猬”描绘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以及旅途中的困苦与挑战。尽管仆人因劳累而疲惫,甚至因饥饿而困苦,但诗人的内心依然保持着坚韧与同情,体现了其高尚的人格与道德情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芦之水的意象,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物情感、旅途艰辛与内心坚韧相结合,展现了诗人面对困难时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同时也反映了对仆人辛劳的体恤与对困境中人的同情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