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定甲子理宗尝以颜曾传道配飨下问词臣越咸淳丁卯昉以曾子子思升侑孔庭盖推本先意也先臣所被宸笔藏之私室会军学撤旧庙崇新阁愿得摹刻其上而某固未敢也府教张君遂诗以成之后之观者将有考于斯文谨用韵以谢(其二)
宋末元初 · 牟巘
藻有嘉鱼首自颁,师儒乐育士欢颜。
宸奎恍若从天下,杰阁崇成不日间。
要识道原观泮水,坐令文物盛黔山。
熙明殿下槐龙舞,便合归陪讲读班。
宸奎恍若从天下,杰阁崇成不日间。
要识道原观泮水,坐令文物盛黔山。
熙明殿下槐龙舞,便合归陪讲读班。
鉴赏
此诗描绘了古代教育与文化传承的盛况,充满了对儒家文化的赞美与敬仰。首句“藻有嘉鱼首自颁”,以“嘉鱼”比喻杰出的学子,形象地展现了教育成果的珍贵与重要性。接着,“师儒乐育士欢颜”一句,生动描绘了教师与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共同成长的喜悦场景。
“宸奎恍若从天下,杰阁崇成不日间”两句,通过“宸奎”(帝王的文治武功)和“杰阁”(高耸的楼阁),象征着皇权与文化的结合,以及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紧接着,“要识道原观泮水,坐令文物盛黔山”则进一步强调了教育对于地方文化繁荣的重要性,泮水被视为教育圣地的象征,黔山则代表了文化与知识的深厚底蕴。
“熙明殿下槐龙舞,便合归陪讲读班”最后两句,以槐树的龙舞象征着知识与智慧的灵动,表达了对教育者与学者共同参与知识传播的期待。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古代教育的辉煌成就,也寄托了对未来教育事业的美好愿景,体现了作者对文化传承的深刻思考与热切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