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执归故里
明 · 张煌言
苏卿仗汉节,十九岁华迁;管宁客辽东,亦阅十九年。
还朝千古事,归国一身全。
予独生不辰,家国两荒烟;飘零近廿载,仰止愧前贤!岂意避秦人,翻作楚囚怜!蒙头来故里,城郭尚依然;彷佛丁令威,魂归华表巅。
有腼此面目,难为父老言;智者哀我辱,愚者笑我顽。
或有贤达士,谓此胜锦旋。
人生七尺躯,百岁宁复延!所贵一寸丹,可与金石坚。
求仁而得仁,抑又何怨焉!
还朝千古事,归国一身全。
予独生不辰,家国两荒烟;飘零近廿载,仰止愧前贤!岂意避秦人,翻作楚囚怜!蒙头来故里,城郭尚依然;彷佛丁令威,魂归华表巅。
有腼此面目,难为父老言;智者哀我辱,愚者笑我顽。
或有贤达士,谓此胜锦旋。
人生七尺躯,百岁宁复延!所贵一寸丹,可与金石坚。
求仁而得仁,抑又何怨焉!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抗清名将张煌言的《被执归故里》,表达了他被俘后历经磨难,最终回到故乡的感慨。诗中以苏武和管宁的典故自比,强调个人命运的变迁和对国家的忠诚。诗人感叹自己生于不幸之时,家国破败,漂泊多年,感到愧对前贤。他以丁令威化鹤归来的传说,寓言自己重归故土,却因身份变化而羞于见父老乡亲。诗中流露出智者理解他的耻辱,愚者嘲笑他的顽固,但也有人认为他的选择高尚。诗人认为,人生短暂,但精神品质如一寸丹心,应如金石般坚定。他追求仁德,虽遭困厄,无怨无悔。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抒发内心苦痛与坚韧精神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