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和纸衾赏析

和纸衾

宋 · 赵希逢
楮缣泻出谷纹花,全幅如抛织女梭。
春向腊前回孟季,寒催暑往任羲娥。
洛中曾记纸增价,枕上想无诗作魔。
任待冻云天欲雪,蒙头不信得知么。

拼音版原文

chǔjiānxièchūwénhuāquánpāozhīsuō

chūnxiàngqiánhuímèngháncuīshǔwǎngrèné

luòzhōngcéngzhǐzēngjiàzhěnshàngxiǎngshīzuò

rèndàidòngyúntiānxuěméngtóuxìnzhīme

注释

楮缣:古代的一种纸,用楮树皮和细麻纤维制成。
谷纹花:形容纸上的纹理像谷物的纹路,形象生动。
孟季:夏季的第一个月,即农历四月。
羲娥:古人对太阳和月亮的代称,这里指季节的交替。
纸增价:纸张价格上涨。
诗作魔:创作诗歌成为困扰。
冻云:寒冷的乌云。
蒙头:用头巾或帽子遮住头部。

翻译

楮缣纸上流淌着如同谷纹花般的图案,整张纸就像织女的梭子在飞快穿梭。
春天提前从腊月回归到孟夏,寒冷驱使暑气离去,任由季节更替。
在洛阳时曾听说纸的价格因需求增加而上涨,躺在床上想象自己不再被诗歌创作困扰。
即使等待着天空降下冰冷的雪花,我蒙住头不愿相信,这样的天气还能写出诗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纸张的独特感受,以"楮缣"(指优质纸张)为载体,赞美其细致的纹理如同谷纹花,暗示其制作工艺的精良。诗人将纸比作织女的梭子,形象地表现出纸张的编织感和艺术性。

"春向腊前回孟季,寒催暑往任羲娥",通过季节变换,展示了时间的流转,而纸张始终陪伴,无论冬寒夏暑,都默默承载着诗人的思绪和创作。"洛中曾记纸增价",回忆起洛阳时期纸张价值的提升,反映出其在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枕上想无诗作魔",表达了诗人对于纸张的深深依赖,即使在梦中,纸张也仿佛成为灵感的源泉,让诗人的创作欲望无法抑制。最后一句"任待冻云天欲雪,蒙头不信得知么",以冬天的严寒为背景,诗人说即使在大雪封门的时刻,他也会埋头于纸张之中,沉浸于创作的乐趣,表达了他对纸张的热爱和专注。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赞美了纸张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文学创作的执着与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