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簪字韵和杨维新谒陵之作赏析

簪字韵和杨维新谒陵之作

明 · 程敏政
学馆萧萧暂盍簪,西风云散不成阴。
兴阑且逐寻芳步,才拙难陪倚树吟。
宦业每传三试录,家声曾畏四知金。
谒陵初度闻高论,不觉山城漏已深。

鉴赏

这首明代程敏政的诗《簪字韵和杨维新谒陵之作》以“簪”字为韵脚,表达了诗人与友人杨维新一同参加谒陵活动后的感受。首句“学馆萧萧暂盍簪”,描绘了学馆内清冷寂静的场景,暗示着他们暂时放下公务,相聚的轻松氛围。次句“西风云散不成阴”则借景抒情,云散天晴,寓意着心情的开朗和对未来的期待。

第三句“兴阑且逐寻芳步”,写出了诗人游兴已尽,但仍兴致勃勃地漫步寻觅美景,体现了其闲适的生活态度。然而,“才拙难陪倚树吟”则流露出对自己才华的谦逊,表示自己难以与朋友吟诗作对,显示出友情的真挚。

“宦业每传三试录,家声曾畏四知金”两句,通过提及科举考试和家族声誉,展现了诗人对仕途和家族传统的重视,以及对自己在这些方面所取得成就的自豪。

最后,“谒陵初度闻高论,不觉山城漏已深”收束全诗,描述了他们在谒陵过程中聆听高见,时间过得飞快,不知不觉夜已深沉,表达了对知识和智慧的敬仰,以及这次聚会的美好回忆。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既有对友情的珍视,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明代士人的风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