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翰林侍讲余学夔还西昌(其一)
明 · 金幼孜
禁苑同官三十年,忽闻承诏赐归田。
玉堂金马贫如旧,流水閒云客似仙。
解组未能忘去国,听鸡无复候朝天。
今晨相送情无限,潦倒空惭雪满颠。
玉堂金马贫如旧,流水閒云客似仙。
解组未能忘去国,听鸡无复候朝天。
今晨相送情无限,潦倒空惭雪满颠。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金幼孜所作的《赠翰林侍讲余学夔还西昌》(其一),通过诗人与老友余学夔在官场生涯中的深厚情谊和对余学夔归隐生活的感慨,展现了友情的真挚与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首联“禁苑同官三十年,忽闻承诏赐归田”,开篇即点明了两人共事官场长达三十年之久,而今余学夔却因皇帝的诏令得以归隐田园,表达了对老友即将离开官场、回归自然生活的感慨。
颔联“玉堂金马贫如旧,流水闲云客似仙”,以“玉堂金马”比喻朝廷高官的职位,但即便如此,余学夔依然保持了清贫的生活态度,如同闲云流水般自由自在,暗示了他追求精神上的超脱与自由。
颈联“解组未能忘去国,听鸡无复候朝天”,“解组”指卸下官职,但“未能忘去国”则表明余学夔虽已辞官,但心中仍怀有对国家的眷恋之情,对朝政仍有牵挂。“听鸡无复候朝天”则形象地描绘了余学夔不再受早朝之苦,生活更加自由自在的情景。
尾联“今晨相送情无限,潦倒空惭雪满颠”,在今日清晨为余学夔送行时,诗人内心充满了不舍与无限的情谊。尽管余学夔已年迈,白发苍苍,但诗人并未因此感到羞愧,而是对老友的归隐生活表示了理解和尊重。
整首诗通过对余学夔归隐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老友离去的深深不舍,情感真挚,语言流畅,富有哲理,展现了明代文人对官场与自然、功名与自由之间复杂情感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