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夜坐观书作赏析

夜坐观书作

宋 · 赵蕃
久矣疏黄卷,欣然对短檠。
灯寒度窗影,雨骤落檐声。
伏枕身虽惫,观书眼尚明。
带经真有道,发冢复何情。

拼音版原文

jiǔshūhuángjuànxīnránduìduǎnqíng

dēnghánchuāngyǐngzhòuluòyánshēng

zhěnshēnsuībèiguānshūyǎnshàngmíng

dàijīngzhēnyǒudàozhǒngqíng

注释

久矣:已经很久了。
疏黄卷:疏远了书卷。
欣然:愉快的样子。
短檠:小型的油灯架。
灯寒:灯光微凉。
度窗影:穿过窗户的影子。
雨骤:雨下得急。
檐声:屋檐上的雨声。
伏枕:伏在枕头上。
身虽惫:身体虽然疲惫。
观书眼尚明:看书时眼睛还很明亮。
带经:带着经书。
真有道:真正有修养。
发冢:盗墓。
复何情:又有什么情感呢。

翻译

长久以来未曾亲近书籍,现在我欣喜地面对着小小的油灯。
灯光微弱,穿过窗户投下冷清的影子,雨急促地打在屋檐上发出响声。
虽然伏案休息身体疲惫,但看书时眼睛依然明亮。
带着经书确实体现了修养,盗墓的行为又能有什么情感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的《夜坐观书作》,描绘了诗人久未翻阅书籍,但在静夜中独自面对简陋的油灯,享受阅读的乐趣。他感受到灯光微寒,映照出窗外的影子,雨点急促地敲打着屋檐,营造出宁静而略带凄清的氛围。尽管身体疲惫,但诗人沉浸于书中,眼神依然明亮。他以"带经真有道"表达读书带来的内心充实和道德修养,对于那些为求私利而盗窃的行为,诗人以"发冢复何情"表达了鄙夷和不屑。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知识的热爱和对道德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