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庚午重九予以忧患经此节物亦强举杯复同坐客步至陈氏水阁率尔成韵赏析

庚午重九予以忧患经此节物亦强举杯复同坐客步至陈氏水阁率尔成韵

宋 · 李光
累岁严亭会众宾,今年九日未全贫。
樽中有酒须招客,篱外无花免笑人。
竹杖芒鞋行自惯,风轩水阁坐来频。
鬓边强把茱萸插,万里谁嗟老病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李光在庚午年的重阳节,尽管身处忧患之中,仍能保持乐观的心态,与宾客相聚欢饮的情景。诗中充满了生活气息和豁达的人生态度。

首句“累岁严亭会众宾”,点明了诗人多年在严寒的亭中与众多宾客聚会的传统,暗示了诗人对这一习俗的坚持和珍视。接着,“今年九日未全贫”一句,看似在说物质上的不富裕,实则表达了即使在艰难时期,诗人也能找到生活的乐趣和满足感。

“樽中有酒须招客,篱外无花免笑人。”这两句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乐观态度。即便没有鲜花装饰,但酒在樽中,依然可以邀请宾客共享,避免了因缺少花朵而感到尴尬或失落。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表现了他面对困境时的积极应对方式。

“竹杖芒鞋行自惯,风轩水阁坐来频。”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自然中的自在行走和在风轩水阁中的频繁停留,展现了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状态。竹杖和芒鞋象征着简朴的生活方式,而风轩水阁则是诗人寻求心灵宁静之所。

最后,“鬓边强把茱萸插,万里谁嗟老病身。”诗人虽已年迈,身体多病,但仍努力保持乐观,强插茱萸以应节日之礼。这不仅是对传统习俗的尊重,更是对自己精神状态的肯定。同时,诗人借“万里谁嗟”之语,表达了对自身处境的超然态度,即无论身处何地,何种境遇,都能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坚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挑战时的乐观态度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一首充满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