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纻辞五首(其一)
二八接武步舒迟,被服姣丽光陆离。
弹筝鸣瑟商羽移,喜溢欢恣不自持。
转盼含嬉属所私,累觞劝君君自知。
主人既醉客不辞,烛灭缨绝珠履遗。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廷陈的《白纻辞五首(其一)》描绘了一幅豪华宴饮的场景。首句“高堂邃宇施翠帷”,以高大的厅堂和深邃的内室为背景,挂上了翠绿色的帷幕,营造出一种富丽堂皇的气氛。接着,“兰膏明烛散朱辉”描绘了明亮的蜡烛燃烧着,散发出红色的光芒,照亮了整个空间。
“二八接武步舒迟”中的“二八”可能指的是年轻的女子,她们优雅地行走,步伐缓慢而有节奏,身着华丽的服饰,光彩照人。“弹筝鸣瑟商羽移”则增添了音乐的元素,筝瑟和谐的旋律在宴会上回荡,增添了欢乐的氛围。
“喜溢欢恣不自持”表达了宾客们沉浸在喜悦与欢乐中,难以自控的情感。他们的眼神流转,笑容满面,彼此间的情感交流显得亲密无间。“转盼含嬉属所私”进一步描绘了这种情感的互动,目光流转间充满了私密而愉快的交流。
“累觞劝君君自知”描述了主人的热情款待,频频举杯劝酒,客人也心领神会。然而,随着宴席的进行,“主人既醉客不辞”,主人醉倒,宾客也不再推辞,直到“烛灭缨绝珠履遗”,烛火熄灭,宾客们甚至忘记了带走自己的装饰品,留下了醉态和欢乐的痕迹。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宴会的奢华、音乐的和谐以及人们在欢乐中的忘我状态,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生活的闲适与风雅。
词语解释
被服的意思:◎ 被服 bèifú[bedding and clothing] 指被子、褥子、衣服、帽子、鞋袜等的统称...
不辞的意思:◎ 不辞 bùcí[be willing to] 乐意去干,不辞让或不推辞不辞劳苦...
翠帷的意思:翠羽为饰的帏帐。《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张翠帷,建羽盖。” 李善 注:“翠帷、羽盖,谓以翠羽饰帷、盖也。”一说,翠色的帏帐。见《汉书·司马相如传上》 颜师古 注。 唐 杜甫 《湘夫人祠》诗:“虫书玉佩蘚,燕舞翠帷尘。” 黄摩西 《长相思和太白韵》:“翠帷淡荡笼秋烟,玉肌凉拥青琴眠。”...
二八的意思:(1).即十六。十六人。古代歌舞分为两列,每列八人。《左传·襄公十一年》:“凡兵车百乘,歌钟二肆,及其鎛磬,女乐二八。” 杜预 注:“十六人。”。 唐 温庭筠 《感旧陈情五十韵献淮南李仆射》诗:“黛娥陈二八,珠履列三千。” 清 龚自珍 《霓裳中序》词:“惊鸿起,素衣二八,舞罢老蟾泣。”(2).即十六。农历每月十六日。 南朝 宋 鲍照 《玩月城西门廨中》诗:“三五二八时,千里与君同。” 宋 权德舆 《秋闺月》诗:“三五二八月如练,海上天涯应共见。” 宋 苏轼 《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词:“草头...
膏明的意思:膏火照明。语出《汉书·龚胜传》:“薰以香自烧,膏以明自销。”谓薰草因有香气而招致焚烧,膏火因能照明而招致销毁。后多以“膏明”喻人因有所为而自招其祸。 唐 孟郊 《吊元鲁山》诗之五:“血誓竟讹繆,膏明易煎蒸。” 唐 白居易 《岁暮》诗:“膏明自爇缘多事,雁默先烹为不才。” 唐 温庭筠 《感旧陈情五十韵献淮南李仆射》:“木直终难怨,膏明只自煎。”参见“ 膏火自煎 ”。...
膏明的意思:膏火照明。语出《汉书·龚胜传》:“薰以香自烧,膏以明自销。”谓薰草因有香气而招致焚烧,膏火因能照明而招致销毁。后多以“膏明”喻人因有所为而自招其祸。 唐 孟郊 《吊元鲁山》诗之五:“血誓竟讹繆,膏明易煎蒸。” 唐 白居易 《岁暮》诗:“膏明自爇缘多事,雁默先烹为不才。” 唐 温庭筠 《感旧陈情五十韵献淮南李仆射》:“木直终难怨,膏明只自煎。”参见“ 膏火自煎 ”。...
高堂的意思:[释义](1) (形)高大的厅堂。 (2) (形)〈书〉指父母。 [构成]偏正式:高(堂 [例句]上有高堂;下有儿孙。(作宾语)...
高堂的意思:[释义](1) (形)高大的厅堂。 (2) (形)〈书〉指父母。 [构成]偏正式:高(堂 [例句]上有高堂;下有儿孙。(作宾语)...
姣丽的意思:◎ 姣丽 jiāolì[beautiful] 漂亮,美丽...
接武的意思:(1).步履相接。谓小步前进。《礼记·曲礼上》:“堂上接武,堂下布武。” 郑玄 注:“武,迹也。亦相接,谓每移足半躡之。”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哄丁》:“楹鼓逢逢将曙天,诸生接武 杏坛 前。”(2).步履相接。指舞步相接。《楚辞·大招》:“二八接武,投诗赋只。” 朱熹 集注:“接,连也。武,迹也。”(3).步履相接。形容人多拥挤。 晋 葛洪 《抱朴子·崇教》:“是以遐览渊博者,旷代而时有;面墻之徒,比肩而接武也。”《魏书·李谐传》:“异人相趋于絳闕,鸿生接武于儒馆。” 唐 刘知几 《史通·忤时》:...
兰膏的意思:(1).古代用泽兰子炼制的油脂。可以点灯。《楚辞·招魂》:“兰膏明烛,华容备些。” 王逸 注:“兰膏,以兰香炼膏也。” 晋 张华 《杂诗》:“朱火青无光,兰膏坐自凝。” 唐 刘长卿 《杂咏上礼部李侍郎·寒釭》:“恋君秋夜永,无使兰膏薄。”(2).一种润发香油。 唐 浩虚舟 《陶母截发赋》:“象櫛重理,兰膏旧濡。” 唐 温庭筠 《张静婉采莲曲》:“兰膏坠髮红玉春,燕釵拖颈抛盘云。” 明 无心子 《金雀记·合雀》:“合将令女配时髦,从教与你共处幽闺,同事兰膏。”...
丽光的意思:华丽;光彩焕发。 汉 扬雄 《蜀都赋》:“朱缘之画,邠盼丽光。”《艺文类聚》卷六三引 汉 李尤 《平乐馆铭》:“乃兴 平乐 ,弘敞丽光。”...
陆离的意思:[释义](形)形容色彩繁杂。联绵式。光怪~的景色。(作定语)...
鸣瑟的意思:即瑟。《史记·货殖列传》:“女子则鼓鸣瑟,跕屣,游媚贵富,入后宫,徧诸侯。” 南朝 梁 江淹 《丽色赋》:“女乃耀 邯郸 之躧步,媚 北里 之鸣瑟。” 南朝 梁简文帝 《金錞赋》:“应南斗之鸣瑟,杂 西汉 之金丸。”...
明烛的意思:(1).古时祭祀用的烛。《周礼·秋官·司烜氏》:“以共祭祀之明齍、明烛,共明水。”(2).明亮的烛。《楚辞·招魂》:“兰膏明烛,华鐙错些。” 南朝 宋 谢惠连 《雪赋》:“燎薰鑪兮炳明烛,酌桂酒兮扬清曲。” 毛泽东 《送瘟神》诗之二:“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3).明亮地照耀。 清 姚鼐 《登泰山记》:“苍山负雪,明烛天南。”(4).引申为明察。 孙中山 《大总统劝告北军将士文》:“我诸同胞如不明烛几先,即时反正,他日者大功既定,効用无门,岂不可惜!”...
商羽的意思:五音中的商声和羽声,亦泛指曲调。 晋 成公绥 《啸赋》:“协黄宫於清角,杂商羽於流徵。” 清 方文 《李临淮玄素招集松筠阁》诗:“琴筝非昔响,商羽因时变。”...
舒迟的意思:亦作“ 舒遟 ”。1.犹舒徐。从容不迫貌。《礼记·玉藻》:“君子之容舒遟。” 孔颖达 疏:“舒遟,闲雅也。” 宋 欧阳修 《议学状》:“盖古之养士,本于舒迟。而今之取人,患于急迫。”(2).迟慢。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上又使作乐曲,问其得失。承禀舒迟,众工多笑之。” 明 李日华 《梁州序·宫怨》曲:“怎禁得纤腰瘦怯愁如海,怎禁得淑景舒迟昼似年。”...
邃宇的意思:深广的屋宇。《楚辞·招魂》:“高堂邃宇,槛层轩些;层臺累榭,临高山些。”《宋书·夷蛮传·天竺迦毗黎国》:“臣闻邃宇崇居,非期宏峻。”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三》:“邃宇华堂,情无綦蹟,则幽阴袭人。”...
武步的意思:(1).半步。《周书·令狐整传》:“一日千里,必基武步,寡人当委以庶务。”(2).即虎步。形容举步威武。《陈书·高祖纪上》:“珠庭日角,龙行武步。”亦谓称雄一方。 晋 吕光 《遗杨轨书》:“入则言笑晏晏,出则武步 凉州 。”《北史·崔逞传》:“及 姚兴 侵 晋 , 襄阳 戍将 郗恢 驰使乞师於 常山 王遵 ,书云‘贤兄武步中原。’”(3).谓追随。 康有为 《上清帝第五书》:“ 日本 为 俄 美 所迫,武步泰西,改絃雄视东方。”...
珠履的意思:(1).珠饰之履。《史记·春申君列传》:“ 春申君 客三千餘人,其上客皆躡珠履。” 唐 储光羲 《同王维偶然作》诗之八:“宾客无多少,出入皆珠履。” 龚骞 《九秋诗》:“锦丝卧织双珠履,赤麟片片生秋水。”(2).指有谋略的门客。 唐 武元衡 《送裴戡行军》诗:“珠履三千醉不欢,玉人犹苦夜冰寒。” 宋 陆游 《题郭太尉金州第中至喜堂》诗:“帐前犀甲罗十万,幕下珠履逾三千。” 明 孙梅锡 《琴心记·王孙作醵》:“身老爱才华,座上皆珠履。”...
主人的意思:◎ 主人 zhǔrén(1) [host;hostress;master;mistress]∶在社交或商业活动中接待客人或顾客的人抵主人所。——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逆旅主人。——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2) [owner]∶财物的所有人无罪于主人。——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3) [master]∶权力的所有人;有其他人为其工作或在他手下工作的人;狗、马等的所有者国家的主人主人与仆人打狗也得看主人(4) 接待宾客的人 [host]主人下马客在船。——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转盼的意思:(1).目光流转。 唐 温庭筠 《南歌子》词之六:“转盼如波眼,娉婷似柳腰。”(2).犹转眼。喻时间短促。 宋 苏轼 《徐大正闲轩》诗:“君如汗血驹,转盼略 燕 楚 。” 元 无名氏 《冻苏秦》第三折:“世事升沉如转盼,算来由命不由人。” 清 黄景仁 《舟中望九华》诗:“前景转盼失,后态触睫俱。”...
自知的意思:◎ 自知 zìzhī[know oneself] 认识自己;自己明了...
自持的意思:◎ 自持 zìchí[control oneself;restrain oneself;exercise self-restraint] 自我克制和把持不能自持...
醉客的意思:(1).喝醉酒的人。《后汉书·吴祐传》:“又 安丘 男子 毋丘长 与母俱行市,道遇醉客辱其母, 长 杀之而亡。”(2).指好饮酒的人。《三国志·魏志·徐邈传》:“平日醉客谓酒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 唐 岑参 《送襄州任别驾》诗:“ 高阳 诸醉客,唯见古时丘。” 宋 陆游 《醉落魄》词:“江湖醉客,投杯起舞遗乌幘。”(3).木莲的谑称。 宋 姚宽 《西溪丛语》卷上:“昔 张敏叔 有十客图,忘其名。予长兄 伯声 ,尝得三十客:牡丹为贵客,梅为清客……木芙蓉为醉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