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将军要余与沈令尹潘林曹三子骏儿同泛海时风日清美颇穷胜槩乐而赋之(其二)
明 · 王世贞
空青一片引牙樯,不遣乾坤属混茫。
风伯挽波回碣石,日君排雾上扶桑。
承平渐偃千烽色,转饷曾飞万庾霜。
任使兴公心境杂,也应安坐听鸣榔。
风伯挽波回碣石,日君排雾上扶桑。
承平渐偃千烽色,转饷曾飞万庾霜。
任使兴公心境杂,也应安坐听鸣榔。
鉴赏
此诗描绘了海上航行的壮丽景象,诗人以生动的语言展现了海上的风浪、日出以及航海的氛围。首联“空青一片引牙樯,不遣乾坤属混茫”中,“空青”指天空的碧蓝,“牙樯”是形容船只的高大,整句描绘了一片碧蓝的天空下,船只高耸,不被混沌的世界所占据,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
颔联“风伯挽波回碣石,日君排雾上扶桑”运用了神话传说中的风神和太阳神,风伯挽起波涛,引导船只返回碣石,日君则驱散云雾,照亮东方的扶桑,形象地表现了航行过程中的自然景观和神秘色彩。
颈联“承平渐偃千烽色,转饷曾飞万庾霜”转而描述了和平时期的景象,烽火渐息,粮食转运繁忙,展现了社会的繁荣与稳定。
尾联“任使兴公心境杂,也应安坐听鸣榔”引用了汉代文学家张衡(字季孟,号玄成,又称兴公)的典故,表达了即使心境复杂,也能在航行中享受宁静,倾听船桨划水的声音,体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海上航行的壮阔与美好,同时也蕴含了对和平、繁荣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