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春初夏八首(其六)
宋 · 张耒
青春已属明年事,昼漏初知夏景长。
日日南风笋成竹,残红虽有不成妆。
日日南风笋成竹,残红虽有不成妆。
注释
青春:年轻的岁月。明年事:未来的事情。
昼漏:日晷或漏壶,古代计时工具。
夏景长:夏日漫长。
南风:夏季从南方吹来的风。
笋成竹:竹笋生长成竹子。
残红:凋零的花朵。
不成妆:无法再装扮。
翻译
青春已经属于未来的事情,白天的滴漏开始揭示夏日的漫长。每天南风吹过,竹笋迅速成长,虽然还有残留的花朵,却无法再打扮春天。
鉴赏
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青春易逝的感慨以及对时光流转的无奈。在这里,"青春已属明年事"一句直接点出了主题,那就是青春已经不再属于现在,而是属于未来的某一年。这是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深刻体悟,也隐含着一种对于过去时光无法挽留的哀愁。
"昼漏初知夏景长"则是从具体的生活细节出发,通过日常使用的计时工具—昼漏(古代的一种计时器械),诗人开始意识到夏天的长度。这里不仅描绘了夏日悠长的氛围,也映射出了诗人对时间感知的变化。
"日日南风笋成竹"一句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夏日景象:南风吹拂,竹笋迅速成长。这不仅展示了自然界生命力的旺盛,也间接反映出诗人内心对成长与变化的观察。
最后,"残红虽有不成妆"则是对已经逝去之美的一种留恋。这里的"残红"可以理解为春天的花朵,即使还剩下一些,但已无法重新拼凑出当初的整体美貌。这句话寓意深长,既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难以永恒的感慨,也揭示了生命无常、美景易逝的哲理。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季节更迭和自然界变化的观察,抒发了诗人对青春易逝、时光流转以及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