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宗儒真赞
宋 · 黄庭坚
宋子勃窣,心有古镜。
朝四暮三,为笑不竞。
放一捻一,犹著禅病。
探丸起死,味药知性。
忧患不入乎杯中,抱胡琴而风听。
若乃脱冠袒裼,扪虱应客。
目如愁胡,拊髀而呼。
是必追橡栗于云杪,探水月于江湖,然后怏于心与。
朝四暮三,为笑不竞。
放一捻一,犹著禅病。
探丸起死,味药知性。
忧患不入乎杯中,抱胡琴而风听。
若乃脱冠袒裼,扪虱应客。
目如愁胡,拊髀而呼。
是必追橡栗于云杪,探水月于江湖,然后怏于心与。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对宋子勃的评价,通过描绘宋子勃的独特个性和生活态度,展现出他的超然与洒脱。"宋子勃窣,心有古镜",形容他内心清澈如古镜,洞察世事;"朝四暮三,为笑不竞",暗示他不拘泥于世俗规则,笑对人生变化;"放一捻一,犹著禅病",表达他对禅宗的理解和修行,即使有所放下,仍有禅意在心;"探丸起死,味药知性",比喻他深谙人性,智慧过人。
接下来的诗句描绘了宋子勃面对忧患时的豁达,"忧患不入乎杯中,抱胡琴而风听",表明他能将烦恼寄托于音乐和自然之中。"脱冠袒裼,扪虱应客",形象地展示了他的率真和不拘小节;"目如愁胡,拊髀而呼",则刻画出他深思熟虑后的激情。
最后,诗人认为宋子勃追求的是超脱尘世的自由,"追橡栗于云杪,探水月于江湖",象征着他对理想生活的向往。"然后怏于心与",表达了对宋子勃内心的满足和快乐的理解。
整体来看,这首诗是对宋子勃人格魅力的赞美,展现了他独特的生活态度和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