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立夏日晚过丁卿草堂赏析

立夏日晚过丁卿草堂

明 · 张掞
江上茅堂柳四垂,又逢旅次过春时。
雨多苔蚀悬琴壁,水满蛙生洗砚池。
风浦萧萧帆过疾,烟空漠漠鸟来迟。
避喧心事何人解,窗下幽篁许独知。

拼音版原文

jiāngshàngmáotángliǔchuíyòuféngguòchūnshí

duōtáishíxuánqínshuǐmǎnshēngyànchí

fēngxiāoxiāofānguòyānkōngniǎoláichí

xuānxīnshìrénjiěchuāngxiàyōuhuángzhī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张掞的《立夏日晚过丁卿草堂》描绘了江边茅堂的宁静景象,以及诗人独自游历的感受。首句“江上茅堂柳四垂”,以江边茅屋和依依垂柳构成了一幅清幽的画面,暗示了诗人旅途中的闲适心情。次句“又逢旅次过春时”点明了季节和诗人行旅的身份,春光已逝,旅途中又逢立夏。

“雨多苔蚀悬琴壁,水满蛙生洗砚池”两句,通过写琴壁上的青苔因雨水而增多,以及砚池里满是积水引来蛙声,展现了自然环境的生动与静谧,也寓含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接着,“风浦萧萧帆过疾,烟空漠漠鸟来迟”描绘了江面上帆影匆匆和空中飞鸟缓慢的对比,进一步渲染了孤独与寂寥的氛围。

最后两句“避喧心事何人解,窗下幽篁许独知”,诗人表达了内心深处的避世之情,无人能理解他的心境,只有窗下的竹林仿佛能懂得他的孤独。整首诗以景抒情,借自然景色传达出诗人淡泊名利、寻求宁静的心境。

词语解释

避喧的意思:见“ 避喧 ”。亦作“ 避諠 ”。谓避离喧嚣的尘世。 南朝 梁 沉约 《酬谢宣城朓卧疾》诗:“从宦非宦侣,避世作避諠。” 唐 皇甫冉 《赠郑山人》诗:“避喧心已惯,念远梦频成。” 宋 王安石 《寄孙正之》诗:“友中惟子长招隐,世上何人可避喧。” 明 何景明 《雨后溪园即事》诗:“开径徒怀侣,临流且避諠。” 清 屈大均 《广东新语·山语·端州山水》:“有洞有泉,却暑避喧,允为佳胜。”...

独知的意思:(1).知人所不知;仅一人知。《商君书·更法》:“有独知之虑者,必见毁于民。”《韩非子·说林上》:“一国皆不知,而我独知之,吾其危矣。”《淮南子·兵略训》:“夫将者,必独见独知。独见者,见人所不见也;独知者,知人所不知也。” 唐 李咸用 《和友人喜相遇》之四:“非穷非达非高尚,冷笑行藏祗独知。”《礼记·中庸》“故君子慎其独也” 宋 朱熹 集注:“独者,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之地也。”(2).仅仅知道。《墨子·兼爱中》:“今诸侯独知爱其国,不爱人之国,是以不惮举其国而攻人之国。”《韩非子·解老》:“民独知...

江上的意思:(1).江岸上。《吕氏春秋·异宝》:“﹝ 伍员 ﹞因如 吴 。过於 荆 ,至 江 上,欲涉。”《史记·伍子胥列传》:“ 吴 人怜之,为立祠於 江 上,因命曰 胥山 。” 南朝 宋 鲍照 《发后渚》诗:“ 江 上气早寒,仲秋始霜雪。” 唐 岑参 《饯王崟判官赴襄阳道》诗:“津头 习氏宅 , 江 上 夫人城 。” 沉尹默 《燕归梁》词:“江上花开趁蝶寻,拚买醉千金。”(2).江面上。《史记·伍子胥列传》:“ 伍胥 遂与 胜 独身步走,几不得脱。追者在后。至 江 , 江 上有一渔父乘船,知 伍胥 之急,乃...

空漠的意思:(1).旷远的沙漠。 宋 蔡襄 《胡雁》诗:“胡雁畏空漠,羣飞嚮州渚。”(2).指广阔寂静的天空。 郭沫若 《高渐离》第四幕:“缝补一时后停止,仰头凝视空漠。”(3).空虚寂寞。 郭沫若 《星空·苦味之杯》:“为什么要离开你温暖的慈母之怀,来在这空漠的冷酷的世界?” 何其芳 《哀歌》:“让我们离开那高大的空漠的古宅吧。”(4).空洞浮泛。 黄远庸 《最近之政局》:“交涉中两方面皆不许进兵之说,此语太空漠,不能决定允否。” 郭沫若 《蒲剑集·纪念碑性的建国史诗之期待》:“无限宝贵的时间和精神,多在焦躁的无...

来迟的意思:汉武帝 为 李夫人 所作诗中之辞。 李夫人 少而夭卒, 汉武帝 思念不已。方士 少翁 言能致其神。令帝居帐,遥望见好女如 李夫人 之貌。帝益悲感,为作诗曰:“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见《汉书·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乐府》:“观 高祖 之咏《大风》, 孝武 之叹‘来迟’,歌童被声,莫敢不协。”...

旅次的意思:[释义](名)旅途中暂居的地方。 [构成]偏正式:旅(次 [同音]屡次...

茅堂的意思:亦作“茆堂”。1.草盖的屋舍。语出 汉 韦孟 《在邹诗》:“爰戾于 邹 ,鬋茅作堂。” 唐 杜甫 《郑驸马宅宴洞中》诗:“误疑茅堂过江麓,已入风磴霾云端。”《红楼梦》第十七回:“引众人步入茆堂,里面纸窗木榻,富贵气象一洗皆尽。” 清 黄景仁 《对月》诗:“键户谢人事,茅堂夜色虚。”(2).堂名;里名。《宋书·袁粲传》:“上於 华林园 茅堂 讲《周易》, 粲 为执经。” 南朝 宋 谢庄 《自浔阳至都集道里名为诗》:“观道 雷池 侧,访德 茅堂 阴。”...

漠漠的意思:[释义](1) (形)云烟密布的样子。 (2) (形)广漠而沉寂。 [构成]重叠式 [例句]远处是漠漠的平原。(作定语)...

四垂的意思:(1).从四面垂下来。 三国 魏 曹丕 《弹棋赋》:“滑石雾散,云布四垂。” 唐 白居易 《有木诗》之一:“渐密阴自庇,转高梢四垂。”(2).四境;四边。《汉书·韦玄成传》:“四垂无事,斥地远境,起十餘郡。” 汉 冯衍 《奏记邓禹》:“四垂之人,肝脑涂地。” 宋 王安石 《金山寺》诗之二:“北檝南檣泊四垂,共怜金碧烂参差。”...

萧萧的意思:◎ 萧萧 xiāoxiāo(1) [whinny and neigh]∶形容马嘶鸣声马鸣萧萧萧萧班马鸣。——唐· 李白《送友人》车辚辚,马萧萧。——唐· 杜甫《兵车行》(2) [sough;whistle]∶风声风萧萧兮易水寒。——《战国策·燕策》风萧萧(3) [desolate]∶冷落凄清的样子(4) [thin]∶[头发]花白稀疏的样子祖父看见了镜里的白发萧萧...

心事的意思:指内心的烦恼、忧虑或秘密的事情。...

悬琴的意思:春秋 魏 师经 鼓琴, 魏文侯 起舞,赋曰:“使我言而无见违。” 师经 援琴而撞 文侯 , 文侯 欲烹之, 师经 曰:“昔 尧 舜 之为君也,惟恐言而人不违。 桀 紂 之为君也,惟恐言而人违之。吾撞 桀 紂 ,非撞吾君也。” 文侯 悟,悬琴于城门以为鉴戒。见 汉 刘向 《说苑·君道》。后以“悬琴”为旌表忠直之典。...

烟空的意思:亦作“烟空”。高空;缥缈的云天。 唐 无名氏 《日载中赋》:“禎烟空,耿霄汉,始由度而方映,忽移躔於已旰。” 唐 李白 《上之回》诗:“阁道步行月,美人愁烟空。” 唐 黄滔 《送君南浦赋》:“夜泊而猿啼霜树,晨征而月在烟空。”...

砚池的意思:◎ 砚池 yànchí(1) [conave inkstone]∶凹形砚(2) [the depression for water on a inkstone]∶砚台中集储水的坑...

幽篁的意思:◎ 幽篁 yōuhuáng[deep and quiet bamboo] 幽深的竹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