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汪仲嘉惠米却谢以诗
何期三日雨,更惹九回肠。
谁授餐霞诀,空馀辟谷方。
故人分玉粒,听雨饱绳床。
鉴赏
这首明代佘翔的诗《雨中汪仲嘉惠米却谢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汪仲嘉在雨天赠送米粮的感激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在愁苦中的感慨。首句“双鬓愁中短”描绘了诗人的内心愁绪使白发显得更加稀疏,暗示了生活的艰辛和岁月的流逝。次句“六时客里长”则反映了诗人长期在外漂泊,时光在异乡显得漫长。
“何期三日雨”表达了对意外降雨的惊讶,可能是因为雨天增加了生活的不便,也加重了诗人心中的忧虑。而“更惹九回肠”则进一步表达了愁绪的深重,如同九曲回肠,难以排解。
“谁授餐霞诀,空馀辟谷方”暗含诗人对超脱尘世的向往,希望能通过修炼或节食来缓解内心的苦楚,但现实中却只能空有这些理想方法。“故人分玉粒”点出友人的馈赠,虽是寻常米粮,但在诗人心中却如珍宝一般,体现了友情的珍贵。
最后一句“听雨饱绳床”描绘了诗人独自一人,在雨声中品味友人的馈赠,享受这份宁静,尽管身处困境,但仍能感受到一丝慰藉。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顿时的坚韧与感恩之情。
词语解释
辟谷的意思:(1).谓不食五谷。道教的一种修炼术。辟谷时,仍食药物,并须兼做导引等工夫。《史记·留侯世家》:“乃学辟穀,道引轻身。”《南史·隐逸传下·陶弘景》:“ 弘景 善辟穀导引之法,自隐处四十许年,年逾八十而有壮容。”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七:“偶遇真人,授丹砂,辟穀有年,身轻於羽。” 明 朱鼎 《玉镜台记·燃犀》:“辟穀餐霞,生涯一鉢盂,羽化住 蓬壶 。” 清 纳兰性德 《拟古》诗之三四:“饮酒虽达生,辟穀乃长年。”(2).泛指不吃饭。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穀二·粱》﹝集解﹞引 孟詵 曰:“青粱...
餐霞的意思:餐食日霞。指修仙学道。语出《汉书·司马相如传下》:“呼吸沆瀣兮餐朝霞。”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列仙传》 陵阳子 言春﹝食﹞朝霞,朝霞者,日始欲出赤黄气也。夏食沆瀣,沆瀣,北方夜半气也。并天地玄黄之气为六气。” 三国 魏 曹植 《驱车篇》:“封者七十帝, 轩皇 元独灵。餐霞漱沆瀣,毛羽被身形。” 黄节 注:“《楚辞》曰:‘飡六气而饮沆瀣兮,潄正阳而含朝霞。’” 唐 马戴 《送道友入天台山作》诗:“漱齿飞泉外,餐霞早境中。” 明 张居正 《七贤咏·嵇中散》:“少无适俗韵,早有餐霞愿。”...
故人的意思:◎ 故人 gùrén(1) [old friend]∶旧交,老朋友足下待故人如此,便告退。——《三国演义》(2) [former wife]∶古称前妻或前夫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指前夫)来。——《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3) 又新人从门入,故人(指前妻)从阁去。(4) [the departed;the dead]∶已死的人昔年在南昌蒙尊公骨肉之谊,今不想已作故人。——《儒林外史》(5) [disciples and old followers]∶对门生故吏既亲切又客气的...
何期的意思:犹言岂料。表示没有想到。 南朝 梁 陶弘景 《周氏冥通记》卷二:“凡庸下贱,少乐正法,幸藉缘会,得在山宅,何期真圣,曲垂启降。” 明太祖 《御赐归老青田诏书》:“何期祸生於有隙,致使不安。”《醒世恒言·马当神风送滕王阁》:“千里独行,方悲寂寞,何期旅邸,得遇故人。” 鲁迅 《悼杨铨》诗:“何期泪洒 江 南雨,又为斯民哭健儿。”...
回肠的意思:◎ 回肠 huícháng[ileum] 连接空肠和盲肠的一段小肠,形状弯曲◎ 回肠 huícháng[much worried;agitated] 喻思虑忧愁盘旋于脑际,如肠之来回蠕动九曲回肠...
九回的意思:亦作“ 九迴 ”。 1.多次翻转或萦绕。多形容愁思起伏,郁结不解。 汉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是以肠一日而九迴,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 南朝 梁 沉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如仁夕惕之志,中夜九廻。” 宋 欧阳修 《黄溪夜泊》诗:“ 楚 人自古登临恨,暂到愁肠已九回。”(2).迂回曲折。《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陇头流水歌辞》:“西上陇阪,羊肠九回。” 明 何景明 《自武陵至沅陵杂诗》之五:“脩阪接飞翼,百步仍九廻。”(3).用以形容波浪翻腾起伏。 唐 杨巨源 《同薛侍御登黎阳县楼眺黄河...
客里的意思:离乡在外期间。 唐 牟融 《送范启东还京》诗:“客里故人尊酒别,天涯游子弊裘寒。” 宋 刘一止 《洞仙歌·梅》词:“行人怨,角声吹老,叹客里,经春又三年。” 元 姚燧 《次韵时中》:“ 淮南 数日将寒食,客里三春尚腊衣。”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莪州公诗》:“贫中聚散思亲串,客里行藏感岁华。”...
里长的意思:一里之长。仿 周 代闾胥、里宰之制,后代或置或废,建制不一。《墨子·尚同上》:“是故里长者,里之仁人也,里长发政里之百姓。”《新唐书·张长逊传》:“ 张长逊 ,京兆 櫟阳 人,精驰射,在 隋 为里长。” 明 陈继儒 《群碎录》:“ 隋高帝 从 苏威 议,以百家为里,置里长一人。”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上:“宜令薙髮易服,尽献兵器,分设里长甲首,而迁土目于内地。” 巴金 《将军集·还乡》:“明天到县政府去请愿,里长全去,而且每一房要派几个代表。”...
六时的意思:(1).攻伐他国的六种时机。《逸周书·武纪》:“伐国有六时、五动、四顺。间其疏,薄其疑,推其危,扶其弱,乘其衰,暴其约,此谓六时。”(2).佛教分一昼夜为六时:晨朝、日中、日没、初夜、中夜、后夜。 南朝 陈 徐陵 《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乃起九层砖墖,形相巍然,六时虔拜。” 吴兆宜 注:“《龙树十住论》:菩萨昼夜各有三时,於此六时礼拜十方诸佛。”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六时合成一日一夜,昼三夜三。” 唐 李商隐 《题白石莲华寄楚公》诗:“白石莲花谁所共?六时长捧佛前灯。” 清 ...
三日的意思:(1).三天。《易·蛊》:“利涉大川,往有事也,先甲三日,后甲三日。”(2).一个月的第三天。 三国 魏 曹丕 《与吴质书》:“二月三日, 丕 白:岁月易得,别来行復四年。”(3).指三月三日上巳节。 晋 潘尼 《三月三日洛水》诗:“聊为三日游,方驾结龙旂。”...
绳床的意思:见“ 绳牀 ”。 一种可以折迭的轻便坐具。以板为之,并用绳穿织而成。又称“胡床”、“交床”。《晋书·艺术传·佛图澄》:“迺与弟子 法首 等数人至故泉上,坐绳牀,烧安息香,呪愿数百言。”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至於坐止,咸用绳牀。” 宋 王观国 《学林·绳床》:“绳牀者,以绳贯穿为坐物,即俗谓之交椅之属是也。” 清 杜濬 《为斯上人题》诗:“谁识山僧意,绳牀绘牡丹。” 清 黄宗羲 《陈乾初墓志铭》:“晚得拘挛之疾,不下绳床者十五年。”...
时客的意思:木槿的别称。 宋 姚宽 《西溪丛语》卷上:“月季为痴客,木槿为时客。”...
授餐的意思:(1).给以饮食。语本《诗·郑风·缁衣》:“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 毛 传:“粲,餐也。” 郑玄 笺:“我则设餐以授之,爱之,欲饮食之。”《好逑传》第十二回:“原蒙怜朝飢而授餐,为何又劳赐酒?恐饮非其时也。”(2).指饮食费用。 明 徐渭 《女状元》第一出:“卖珠虽尽,补屋尚餘,计线偿工,授餐粗给。”...
玉粒的意思:(1).指米、粟。 南朝 梁简文帝 《<昭明太子集>序》:“发私藏之铜鳧,散垣下之玉粒……受惠之家、飡恩之士咸谓 櫟阳 之金自空而坠, 南阳 之粟自野而生。” 唐 杜甫 《茅堂检校收稻》诗之一:“红鲜终日有,玉粒未吾慳。” 宋 苏轼 《清远舟中寄耘老》诗:“今年玉粒贱如水,青铜欲买囊已空。” 清 吴伟业 《题二禽图》诗:“却笑雪衣贪玉粒,羽毛憔悴闭雕笼。”(2).犹玉散。指仙药。 南朝 陈 徐陵 《天台山馆徐则法师碑》:“玉粒虽软,金膏未鎔,方流道业,济彼昏蒙。”...
九回肠的意思:指一个人心思险恶、阴险狡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