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用丝字韵谢张留守垂访新居
宋 · 项安世
画出城都客子诗,元戎真赴野人期。
白沙翠竹新晴罢,红旆青油小队移。
圣世散材甘永弃,师门曲木未全遗。
惊魄已作逃弦雁,只愿长江理钓丝。
白沙翠竹新晴罢,红旆青油小队移。
圣世散材甘永弃,师门曲木未全遗。
惊魄已作逃弦雁,只愿长江理钓丝。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城都客子:指在外游子,可能指诗人自己。元戎:古代对将军的尊称,此处指统帅。
野人期:指乡村或野外的约定。
白沙翠竹:形容清新的自然景色。
红旆青油:红色旗帜和青色油饰的车辆。
散材:比喻无用或不被重用的人。
师门曲木:师门恩情,比喻师徒关系。
逃弦雁:形容极度惊恐的心情。
长江理钓丝:隐喻归隐江湖,过上闲适的生活。
翻译
描绘出城都游子的诗篇,元帅确实应约前往乡野的约定。雨后的新晴,白沙翠竹显得格外清新,红色旗帜和青油车辆的小队伍缓缓移动。
在太平盛世,我这样的无用之才甘愿被遗忘,师门恩情并未完全割舍。
心中的惊惧如同离弦之雁,只想在长江边过上悠闲的垂钓生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的作品,题为《再用丝字韵谢张留守垂访新居》。诗中描绘了城中的画师以客子身份创作出表现都城景象的画作,元帅(元戎)应约前往偏远之地,展现了友人之间的互动。诗人提及雨后的新晴和队伍行进的场景,用“白沙翠竹”、“红旆青油”等色彩鲜明的意象,营造出清新宁静的画面。
诗中表达了对盛世中被闲置的感慨,自己作为无用之才(散材),甘愿被遗忘,但仍然怀有师门情谊。最后一句“惊魄已作逃弦雁,只愿长江理钓丝”则流露出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在江边过上闲适的钓鱼生活,逃避尘世纷扰。整体来看,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内心情感与生活志向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