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肩舆入山至圣恩寺赏析

肩舆入山至圣恩寺

清末民国初 · 夏孙桐
山深溪渐狭,箯舆替轻?。
陟冈赴脩径,度林拂横条。
诸巘时异色,万松如涌潮。
前趋蚁磨旋,后顾螺鬟招。
豁然见平楚,湖波相拱朝。
精蓝据地脉,飞宇淩峰椒。
名区识初祖,培塿皆废祧。
跻攀自兹始,萝磴风萧萧。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坐竹轿深入山中,沿途所见的自然景观与人文遗迹。开篇“山深溪渐狭,箯舆替轻?”,以简练之笔勾勒出山势的险峻与溪流的狭窄,竹轿替代了轻便的行进方式,暗示了旅程的艰辛。接着,“陟冈赴脩径,度林拂横条”,描述了攀登山冈,穿越密林的过程,横枝拂面,生动展现了山林的幽静与生机。

“诸巘时异色,万松如涌潮”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山峦变幻的颜色比作潮水,将茂密的松林比作涌动的潮汐,形象地描绘了山中景色的壮丽与多变。接下来,“前趋蚁磨旋,后顾螺鬟招”,通过“蚁磨旋”和“螺鬟招”的比喻,生动描绘了前行与回顾时的景象,既有动态的生动感,也蕴含着对过往的留恋与对未来的期待。

“豁然见平楚,湖波相拱朝”两句,描绘了从山中豁然开朗,见到平原与湖泊的景象,湖波仿佛在向朝阳拱手致敬,营造了一种开阔而宁静的氛围。最后,“精蓝据地脉,飞宇淥峰椒”写出了寺庙坐落在大地的脉络上,其建筑高耸于山峰之上,体现了宗教场所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

“名区识初祖,培塿皆废祧”则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尊重与感慨,指出这里是佛教初祖的圣地,即便是小土丘也已废弃了祖先的祭坛,强调了文化的传承与变迁。全诗以自然景观的描绘为主线,穿插人文历史的叙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与对文化遗迹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