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禅院避暑联句
逍遥脱单绞,放旷抛轻策。
爬搔林下风,偃仰涧中石。
残蝉烟外响,野鹤沙中迹。
到此失烦襟,萧然揖禅伯。
藤悬叠霜蜕,桂倚支云锡。
清阴竖毛发,爽气舒筋脉。
逐幽随竹书,选胜铺苮席。
鱼跳上紫芡,蝶化缘青壁。
心是玉莲徒,耳为金磬敌。
吾宗昔高尚,志在羲皇易。
岂独断韦编,几将刓铁擿。
天书既屡降,野抱难自适。
一入承明庐,盱衡论今昔。
流光不容寸,斯道甘枉尺。
既起谢儒玄,亦翻商羽翼。
封章帷幄遍,梦寐江湖白。
摆落函谷尘,高欹华阳帻。
诏去云无信,归来鹤相识。
半病夺牛公,全慵捕鱼客。
少微光一点,落此芒磔索。
释子问池塘,门人废幽赜。
堪悲东序宝,忽变西方籍。
不见步兵诗,空怀康乐屐。
高名不可效,胜境徒堪惜。
墨沼转疏芜,玄斋踰阒寂。
迟迟不可去,凉飔满杉柏。
日下洲岛清,烟生苾刍碧。
俱怀出尘想,共有吟诗癖。
终与净名游,还来雪山觅。
拼音版原文
--
--
--
--
--
--
--
--
--
--
--
--
--
--
--
--
--
--
--
--
注释
歊蒸:热气。戴颙:人名。
逍遥:自由自在。
轻策:轻便的手杖。
爬搔:抓痒。
偃仰:躺卧。
残蝉:秋后的蝉。
野鹤:野生的鹤。
萧然:清冷的样子。
禅伯:禅师。
霜蜕:蛇的皮。
云锡:云间的锡杖。
爽气:清新之气。
筋脉:筋骨。
竹书:竹简书。
苮席:草席。
紫芡:紫色的芡实。
青壁:青色的墙壁。
玉莲:比喻纯洁的心灵。
金磬:金属制成的磬。
羲皇易:伏羲的《易经》。
韦编:古代书籍的竹简。
天书:神秘的启示。
野抱:野外的生活。
承明庐:宫廷。
盱衡:抬头看。
流光:时光。
斯道:这条道路。
谢儒玄:离开儒学。
商羽翼:拓展思想的翅膀。
帷幄:宫廷。
江湖白:夜晚的江湖梦。
函谷尘:函谷关的尘土。
华阳帻:华阳巾。
诏去:诏书离去。
归来鹤:归来的仙鹤。
牛公:指代有活力的人。
捕鱼客:渔夫。
少微光:微弱的星光。
芒磔索:孤独的角落。
池塘:僧人问及的池塘。
幽赜:深思。
东序:东方的学问。
西方籍:西方的记录。
步兵诗:古代诗人步兵的作品。
康乐屐:康乐的木屐。
高名:崇高的名声。
胜境:美好的景色。
墨沼:墨池。
玄斋:静室。
凉飔:凉风。
杉柏:杉树和柏树。
苾刍:僧侣。
碧:绿色。
吟诗癖:爱好诗歌。
净名:佛教人物。
雪山:雪山圣地。
翻译
热气从何处躲避,来到戴颙的住所。在这里摆脱烦恼,放下心中的忧虑。
在树林下抓痒,在山涧边躺卧。
残蝉在烟雾外鸣叫,野鹤的足迹留在沙滩。
到这里烦恼消失,向禅师恭敬行礼。
藤蔓挂着霜后的蛇蜕,桂树靠着云间的锡杖。
清冷的阴凉让人心神清爽,清新的空气舒展筋骨。
跟随竹林中的幽静,选择美景铺开坐垫。
鱼跃上紫色的芡实,蝴蝶化作青壁上的图案。
心灵如玉莲般纯洁,耳朵能抵挡金磬的响声。
我们的祖先曾高尚,志向在伏羲的《易经》。
不只是研读经典,甚至磨砺铁器。
天书多次降临,野外生活难以满足。
进入朝廷后,对比古今变迁。
时光匆匆,真理有时需妥协。
既已离开儒学,又尝试扩展羽翼。
奏章遍布宫廷,夜晚梦境却在江湖。
拂去函谷关的尘埃,头巾歪斜地戴着。
诏书离去无音讯,归来的鹤似旧识。
半病的我失去了牛公的活力,全然懒于捕鱼。
微弱的星光,落在孤独的角落。
僧人询问池塘,弟子们忽视了深思。
令人悲伤的是,东序的宝贵学问变为西方的记录。
不再有步兵的诗歌,只能怀念康乐的木屐。
崇高的名声不可效仿,美好的景色只能惋惜。
墨池变得荒芜,玄斋更加寂静。
迟迟不愿离去,凉风吹过杉柏。
夕阳下的洲岛清澈,僧侣们的烟霞绿意盎然。
我们都怀有超脱尘世的想法,共享诗歌的热爱。
最终将与净名一起游历,再到雪山寻找更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炎热夏季寻找凉爽之地的过程和心境。开篇即写到了“歊蒸何处避,来入戴颙宅”,通过对比鲜明地表达了求取清凉的心情。接着,“逍遥脱单绞,放旷抛轻策”展示了诗人摆脱束缚、释放自我的意境。
在“爬搔林下风,偃仰涧中石”一句中,可以感受到诗人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情形。随后,“残蝉烟外响,野鹤沙中迹”则描绘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氛围。
“到此失烦襟,萧然揖禅伯”表达了诗人在这片清净之地找到了心灵的安顿。接下来的“藤悬叠霜蜕,桂倚支云锡”则是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它们共同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清阴竖毛发,爽气舒筋脉”一句,不仅形象地描写了凉风拂面、精神愉悦的情状,也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领悟。
在“逐幽随竹书,选胜铺苮席”中,可以看出诗人的生活态度是悠然自得,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紧接着,“鱼跳上紫芡,蝶化缘青壁”则以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诗人所处环境的生机与活力。
“心是玉莲徒,耳为金磬敌”表明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审美标准都非常高洁。随后,“吾宗昔高尚,志在羲皇易”则显示出诗人对于先贤之道的追求与向往。
“岂独断韦编,几将刓铁擿”一句透露出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维护。紧接着,“天书既屡降,野抱难自适”则表现出诗人对于天命与个人意志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一入承明庐,盱衡论今昔”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与现实的比较和反思。接下来的“流光不容寸,斯道甘枉尺”则是对于时间流逝和道德修养的感慨。
“既起谢儒玄,亦翻商羽翼”一句,通过诗人对古籍的研读与思考,表达了他对知识和智慧的追求。紧接着,“封章帷幄遍,梦寐江湖白”则以丰富的想象力展现了诗人的精神世界。
“摆落函谷尘,高欹华阳帻”一句,描绘出诗人对往昔岁月的回忆与反思。随后,“诏去云无信,归来鹤相识”则是对友情和相知的珍视。
“半病夺牛公,全慵捕鱼客”表达了诗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状态,是一种超脱世俗、自在逍遥的情感体验。紧接着,“少微光一点,落此芒磔索”则是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描绘。
“释子问池塘,门人废幽赜”一句中,可以看出诗人的生活环境与心灵世界的和谐统一。随后,“堪悲东序宝,忽变西方籍”则表现了诗人对于改变和失落的情感体验。
“不见步兵诗,空怀康乐屐”表达了诗人对往日友情和文学生活的怀念。紧接着,“高名不可效,胜境徒堪惜”则是对个人声誉与美好环境的珍视。
“墨沼转疏芜,玄斋踰阒寂”一句,以深邃的墨香和宁静的书房氛围,描绘出诗人隐逸生活的意境。随后,“迟迟不可去,凉飔满杉柏”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片清净之地的不舍与留恋。
“日下洲岛清,烟生苾刍碧”描绘出一种超凡脱俗的自然景观。紧接着,“俱怀出尘想,共有吟诗癖”则是对诗人对于超越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向往。
“终与净名游,还来雪山觅”一句,以诗人的精神旅程和对美好自然环境的追寻,作为全诗的结束,留给读者无限的遐想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