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题王霁宇绣佛斋图二首(其一)赏析

题王霁宇绣佛斋图二首(其一)

明 · 董其昌
剪得吴淞水半江,灵山突兀走閒窗。
铙歌即是广长舌,大纛岂非精进幢。

鉴赏

此诗由明代画家、书法家董其昌所作,题为《题王霁宇绣佛斋图二首(其一)》。董其昌以文人画著称,此诗亦体现了其独特的艺术视角与审美情趣。

首句“剪得吴淞水半江”,以“剪”字生动描绘出吴淞江水的一半被巧妙地裁剪下来,营造出一种既具象又抽象的画面感,暗示了画面中佛像的庄严与宁静,仿佛将江水的流动与佛的慈悲融为一体。

次句“灵山突兀走閒窗”,“灵山”指佛教中的灵鹫山,此处借指佛像或佛国景象。“突兀”形容山峰高耸,形象地表现了佛像的庄严与神圣,而“走閒窗”则通过拟人的手法,赋予佛像以动态美,仿佛它正穿越闲适的窗户,走进观者的心中,传递着佛法的深远与超脱。

后两句“铙歌即是广长舌,大纛岂非精进幢”,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其中,“铙歌”指的是佛教中的法器,象征着佛法的传播;“广长舌”是佛经中描述佛陀说法时舌头能伸展至无边无际的形象,寓意佛法的广大与深邃;“大纛”和“精进幢”则是佛教中的法物,分别代表了佛教的威严与修行者的精进精神。这两句诗通过比喻和象征,表达了对佛法的崇敬与对修行者不懈追求的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董其昌深厚的艺术造诣,也传达了他对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与感悟,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构建了一个既具宗教意义又富有艺术美感的世界。

猜你喜欢